一、農村土地繼承權法律規定是什么?
農村土地繼承權法律規定是,土地的所有權不能發生繼承土地的使用權在使用期限范圍內可以發生繼承。農村土地為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所有權人是村集體,個人只有使用權。從這個意義上說,土地不是遺產,無所謂繼承權。但生不增地死不減地,使用權人可以繼續享有死者土地利益,地被征占,利益由繼續享有土地承包權人獨占。如何分割利益由土地承包權人決定。
二、關于宅基地繼承權有什么規定?
我國憲法和土地管理法都明確規定,農村宅基地屬于集體所有。根據這一規定,所有農村居民的宅基地所有權都屬于村集體。宅基地上房屋的繼承者在依法取得房產所有權以后,宅基地的使用權隨地面上的房產所有權而轉移,由繼承者繼續使用。除自己居住外,也可以根據有關規定,將該房屋出售給本村集體經濟組織內的成員。
按照《土地管理法》第八條規定:“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于農民集體所有。”農村土地由村集體分給村民承包的,土地仍屬集體所有。農民有土地經營權,沒有土地處分權,也就不能作為私有財產繼承了。
我國《農村土地承包法》中關于土地繼承的條款有如下幾條:
第二章規定:集體經濟組織內部人人有份的家庭承包是以戶為生產經營單位進行承包的,對此本法第15條做了明確的規定:“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本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戶。”家庭中部分成員死亡的,由于作為承包方的戶還存在,因此不發生繼承的問題,由家庭中的其他成員繼續承包。
第三十一條規定: 承包人應得的承包收益,依照繼承法的規定繼承。林地承包的承包人死亡,其繼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內繼續承包。另外,公民的房屋屬于個人的合法財產,按照我國繼承法的規定是可以繼承的。不論是城市人還是農村人,甚至國家干部。
農村土地的繼承權方面的規定主要指的是土地的使用權方面的繼承。我們國家所規定的農村的土地所有權是應當歸屬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所有成員共同的擁有,不屬于個人所擁有,不能發生繼承。
遺產繼承公證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再婚后房屋第一繼承人
代位繼承的法律份額是多少,哪些人可以代位繼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好友玩失蹤是否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2021-03-01探望權糾紛如何處理,探望權糾紛怎么執行
2020-11-26遺贈撫養協議構成要件有哪些
2021-01-08工傷交通事故賠償標準
2021-01-26輕微傷可以自訴嗎
2021-02-03事實勞動關系追訴時效在哪些情況下可以延長
2021-02-06試用期的特殊規定有哪些
2021-03-06企業勞務外包如何進行
2020-12-17投資理財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2-06合資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是實繳資本嗎
2021-02-24被保險人死亡由誰承繼被保險人的權利義務
2021-02-26解釋保險合同條款應當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1-20在哪些情況下保險責任可以免除
2021-01-22保險法司法解釋一有什么內容
2021-02-05保險理賠誤工費標準
2020-12-11被保險人因犯罪死亡保險人應否承擔給付責任
2020-12-06出嫁女怒訴法院,依法追回拆遷補償款
2021-01-16土地轉讓合同的無效情形有哪些
2021-01-16村民可以拒絕土地流轉嗎
2021-01-19農村宅基地住房拆遷補償相關規定是怎樣的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