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審理過程中轉移財產行為人會不會構成犯罪
一、案件審理過程中轉移財產
張某以購買生產設備為由,陸續向王某借款計人民幣130萬元。貸款期滿后,王某多次催收,于2014年4月李某出具擔保書,承諾“如果張某在2014年5月20日前,不能償還此款,李某自愿承擔連帶還款責任。”承諾期限屆滿后,張某、李某均未能履行諾言,為此,2014年7月2日王某向法院起訴擔保人李某,要求其承擔擔保清償責任。7月17日法院向李某送達了民事起訴書、舉證、應訴通知書和開庭傳票。8月12日李某將全款購買的價值135萬余元的保*捷小轎車進行了借款抵押登記,并到車管所將此車轉移登記在程某名下。最后法院于2014年12月1日作出判決,判令李某償還張某向王某的借款130萬元,并承擔相應的利息。判決生效后,王某申請執行,而李某既不主動履行判決,亦不申報家庭財產。為此,法院于2015年4月3日依法對李某司法拘留15天,在拘留前后的談話和提審中,李某一再表示,他為張某提供還款擔保,當時是憑一時之氣,這筆錢他是不可能還的,即使拘留也不會付這筆錢。
二、行為人是否構成犯罪
對于李某是否涉嫌拒不執行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罪,本文認為李某在執行所依據的判決、裁定作出前將其所有的保*捷轎車轉讓的行為不屬于“被執行人隱藏、轉移、故意毀損財產或者無償轉讓財產、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情形,不應就此移送公安機關進行涉嫌拒執罪的立案。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規定,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據此,拒不執行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罪的行為所侵犯的客體為人民法院作出的已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權威性。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當事人應及時、完全地履行自己的義務。因此,被告人只有在收到了法院的判決、裁定之后,其才能明確知曉權利義務的狀態。如同原告與被告之間的關系一樣,被執行人是相對于申請執行人而言的一個法律概念,無申請執行人自然也無被執行人。申請執行人向法院提出強制執行申請且被法院立案受理后,申請執行人與被執行人的法律地位就確定。在其明知應承擔義務的情況下,如果其依然采取各種手段規避執行,情節嚴重的,才應當追究拒執罪的刑事責任。
就本案而言,李某在案件審理階段轉移自己的財產,因具體的權利義務尚處于未知的狀態,并且法律明確規定了拒執罪的主體為被執行人或具有協助執行義務的人,所以在執行過程中,如果李某不存在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的行為時,僅憑其在案件審理過程中的轉移保*捷轎車的行為認定其涉嫌拒執罪從而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實為不妥。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案件審理過程中轉移財產行為人會不會構成犯罪”問題進行的解答,案件審理過程中轉移財產行為人會不會構成犯罪,要看是否構成惡意隱藏、轉移、故意毀損財產,如果構成的,就有可能是屬于犯罪的行為。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人的人身權利種類
2021-03-24涉外民事訴訟程序規范處理原則是什么
2021-01-08如何維護榮譽權
2020-12-08以下情況離婚,會被判凈身出戶!
2021-01-24侵犯哪些人格權利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2021-01-25商標品牌如何促進經貿發展
2020-11-13撫養費是否包括教育費
2020-11-24離婚不給撫養費
2021-02-26婚姻存續期間房屋所有權歸誰所有
2021-02-12離婚條件有哪些
2021-01-15事業單位合同工雙休嗎
2021-02-21變更勞動合同內容要什么條件
2021-01-25員工年底前被離職,還能拿到年終獎嗎
2021-03-03投保人壽保險后輕易退保會有什么后果
2021-01-29出口產品責任險理賠案例
2021-03-08貨物運輸保險條款如何理解
2021-02-05保險合同是有償合同
2021-01-12意外保險哪些人不理賠
2021-03-09農房保險理賠多久過期
2021-02-28服刑人員能買保險嗎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