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集體土地,改變成建設用地后,為國家所有。即由國家征收后,再將土地使用權出讓給建設用戶。建設用途的土地使用權,隨地上建筑物以及生產設施等物的所有權轉移。因此,其可以依法轉移繼承。
但是不存在所有權的繼承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條規定:“城市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于集體所有。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占、買賣、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這一規定充分說明,我國實行土地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和集體所有。任何組織或個人只能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權,不可能取得所有權,所以也就不存在所有權的繼承問題。
擴展資料:
依據憲法,土地的所有權是不能轉讓的,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于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并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
《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五節 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
第三十二條通過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采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
第三十三條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一)平等協商、自愿、有償,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強迫或者阻礙承包方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二)不得改變土地所有權的性質和土地的農業用途;
(三)流轉的期限不得超過承包期的剩余期限;
(四)受讓方須有農業經營能力;
(五)在同等條件下,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優先權。
第三十四條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主體是承包方。承包方有權依法自主決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流轉和流轉的方式。
第三十五條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單方面解除承包合同,不得假借少數服從多數強迫承包方放棄或者變更土地承包經營權,不得以劃分“口糧田”和“責任田”等為由收回承包地搞招標承包,不得將承包地收回抵頂欠款。
集體土地建設使用權,個人可以依法獲得,但是對于土地的所有權無法獲得,基于使用權,人們可以在土地上建造房屋,根據房隨地走,地隨房走的原則,土地上的房屋如果轉讓的,使用權也隨之轉讓。
最新遺產繼承房屋的步驟是怎么樣的?
遺囑繼承是否需要公證?
房產繼承過戶流程和所需費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打擊危害公共衛生罪的主體是什么
2020-12-06速裁程序是一審終審嗎
2020-12-21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可以代領嗎
2021-03-15分公司簽定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1-04事實勞動關系屬于勞動關系嗎
2021-03-21商業車險訂過了退保是否可以
2021-02-04保險的特點都有哪些
2021-02-13如何才能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0-12-09保險合同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2021-03-24醫院認定人死不算 保險公司抗辯不成立
2021-01-07保險公司追償沒財產執行怎么辦
2021-01-25交通事故造成車輛損壞的,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予理賠
2021-01-09保險合同的訂立必須要投保人親自簽字蓋章才生效嗎
2020-11-21提供發票原件才會理賠嗎
2021-02-19駕駛沒保險的車出事故怎么辦
2021-02-15保險公證人管理規則
2020-12-07保險代理人收取保費不交公司如何定性
2021-02-01個人土地流轉協議書
2021-03-26土地流轉多少錢一畝
2020-11-28新農村建設搬遷是否是自愿為原則的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