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化步伐的推進,農村集體土地上的房屋也有被納入拆遷范圍。為了解決被拆遷人的居住問題,政府修建了專門的拆遷安置房。拆遷安置房享受土地劃撥、規劃費減免等相關政策,價格比商品房優惠。
拆遷安置房的政策性較強,各個地方都有相應的政策規定。但主要考慮的還是被拆遷房屋的面積問題,或者人口問題。針對離婚案件中目前爭議的情形分析如下:
1.婚前一方的個人房產,婚后被拆遷安置新房的,如果不存在房屋補差價問題,也不存在房屋變更登記在夫妻二人的名下,這種被拆遷安置的新房應該是個人財產,因為財產的性質從根本上說是婚前個人財產演變過來的。如果存在房屋補差價,所補的差價是夫妻雙方共同出資的,這就需要分析被拆遷房的價值和所補的差價在整個新房屋中各自所占的比例,所補差價的比例部分就是夫妻共有財產。對于婚后登記在夫妻二人名下的,不管存不存在差價問題,都應該是夫妻共有財產。
2.婚前房產在一方的父母名下,婚后拆遷安置后,安置房登記在兒女名下的,這需要參考贈與房屋的情形,即《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釋(二)》中的第22條的規定。
3.婚前是一方承租的公房,婚后拆遷安置的。首先,需要考慮婚后拆遷安置時,是否存在出資問題,是否存在取得部分或全部產權,如果是婚后共同出資,取得一定產權的,對這部分房屋產權就是夫妻共有財產;離婚時一般應按所得房屋產權的比例,依照當時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公布的同類住房標準價,給予對方一半價值的補償。如果沒有出資問題,只是房屋拆遷后繼續承租的,離婚時雙方都有承租的權利。對這部分問題相關的司法解釋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離婚案件中公房使用、承租若干問題的解答》
最后需要提到的一個難點問題是,關于婚后用個人的財產出資購買的房屋,是屬于個人財產還是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大部分的人認為是個人財產,其理由是,購買房屋的資金屬于個人財產,個人財產的性質并不因婚姻而改變,這和婚前個人所有的房屋一樣,結婚無論多少年,婚前房屋仍然是個人財產;但也有認為是夫妻共同財產的,其理由是如果雙方事先沒有書面約定的,就存在贈與的可能,畢竟此時的關系是夫妻關系。筆者認為認定為個人財產更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投訴網站侵權行為
2020-12-30網絡上“人肉”是否違法
2020-11-17反擔保合同無效有哪些情況
2020-11-07前妻要求增加撫養費我該怎么辦
2020-11-14遺囑財產需要交納繼承稅嗎
2021-02-25借款糾紛可否執行股權
2021-03-17判決侵權賠償金支付之日如何確定
2021-01-20倉單交付的后果是什么
2020-12-09超市顧客摔傷保潔公司賠償是怎樣的
2021-03-01房地產中介的收費標準
2020-12-11可以先終止勞動合同后發通知嗎
2020-12-28出借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車主應否擔責
2020-12-16什么是公共交通意外險
2021-02-15如何選擇境外旅游保險
2021-01-21產品質量責任保險中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0-11-25航班延誤險怎么賠償,如何申請
2020-11-29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分析
2021-03-15人身保險的投保人需要擔負什么義務
2021-02-07保險公司緣何敗訴
2021-03-26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不理賠,進行民事訴訟可行嗎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