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損害賠償的規定有哪些
我國《民法通則》第106條規定:“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侵權損害賠償的原則主要有四項原則:
(1)侵權損害賠償的原則:全部賠償原則。即侵權行為人對因侵權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賠償責任的大小,應以其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實際損失為依據,予以全部賠償。①侵害國家、集體、公民個人財產造成損害的,既要賠償現實財產本身的損失,也要賠償可得利益損失。②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死亡的,并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③侵害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以及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的,受害人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2)侵權損害賠償的原則:限定賠償原則。主要適用于一些特殊侵權損害。如《國家賠償法》規定,“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的賠償金按照國家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計算”;造成公民身體傷害的誤工損失,“每日的賠償金按照國家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計算,最高額為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5倍”;“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最高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10倍,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20倍”;“造成死亡的,應當支付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總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20倍”。
(3)侵權損害賠償的原則:懲罰性賠償原則。主要適用于侵犯知識產權和產品責任。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9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1倍。”
(4)侵權損害賠償的原則:衡平原則。即在確定侵權損害賠償范圍時,應考慮諸如當事人的經濟狀態等因素,使賠償責任的確定更公正、公平。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侵權損害賠償的規定有哪些的解答,希望能為您提供幫助,想了解更多關于侵權損害賠償的規定有哪些,或是其他法律相關問題,都可以到律霸網咨詢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度最新工傷賠償標準依據和計算方法是什么
2020-12-20工傷勞動仲裁步驟是什么
2020-12-05監察機關是否可以采取留置措施
2020-11-26嫖娼未遂怎么處罰
2020-12-20房地產轉讓管理辦法
2021-01-02勞動合同和退休返聘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0-11-22私自改離職證明違法嗎
2021-03-04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11保險合同的特征
2021-02-12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如何處理
2020-11-07免賠額與不計免賠是什么意思
2021-03-21什么情況下借款人須購買保險
2021-01-29土地承包的主體可以是誰
2020-12-27農村機動地需要交錢嗎
2020-11-25土地承包經營權是用益物權不屬個人遺產能不能繼承
2021-01-15土地流轉方式有幾種
2020-12-11作“釘子戶”對于拆遷補償到底有沒有優勢
2020-12-15不看不知道,2019年農村農村房屋拆遷補償出新規了
2021-02-16拆遷估價人員在評估前需要履行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13城市房屋拆遷單位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