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嚴格保護離婚婦女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原則
《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條規定:“承包期內,婦女結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發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婦女離婚或者喪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發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
《婦女權益保障法》第三十條第二款規定“婦女結婚、離婚后,其責任田、口糧田和宅基地等,應當受到保障”。
上述這些規定,是基于目前很多地方存在重男輕女的思想,剝奪離婚婦女的土地承包權,使許多離婚婦女在娘家未保留家庭承包土地份額,在夫家可享有的家庭承包土地份額也不能享有。這種剝奪、侵害婦女的土地承包權的行為,實際就是剝奪、侵害了婦女的基本生活保障權。因此,要堅決反對封建主義思想和陳規陋習,依法保護農村婦女應當享有的土地承包權,分割時適當對離婚婦女予以照顧。
2、有利于生產,方便經營、管理的原則
保護承包土地的整體功能,充分發揮其經濟效益,使承包土地的價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是對所有生產資料包括土地的基本要求。如其地上附著物有的適合實物分割,有的若實行實物分割就會影響土地開發的價值,不利于規模經營和管理。又如,有些離婚婦女的娘家與男方家所在地相距較遠,離婚后繼續承包經營夫妻原共同承包經營的土地困難較大,不利于生產和管理,有些離婚婦女本身無經營管理能力,離婚后繼續承包經營夫妻原共同承包經營的土地將會損害土地應有的使用價值和經濟效益。
針對上述各種情況,在處理土地承包經營權分割時,應適當保護承包土地的整體功能,保持地上附著物和經營權的統一性,以充分發揮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這樣才能更有利于農業的發展,提高農業規模經營效益。
3、保障家庭成員享有均等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原則
土地承包經營權是農村社會中人人有份的最低生活保障權利,決定了每個家庭成員對土地承包經營權享有均等的份額。
在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分割時,應考慮分割后不損害其家庭成員對該土地享有經營性使用和收益的權利。
家庭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分割方式:
1、分割經營法
如果離婚后男女雙方仍同屬一個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各自有承包經營土地能力,并且雙方均要求對夫妻原承包經營的土地繼續承包經營的,在不影響生產、方便經營、管理的前提下,應考慮將夫妻共同承包經營的土地按份劃出,由各自經營。
2、折價補償法
一方無能力或不愿繼續承包經營的,則應根據有利生產經營和管理的原則,將該土地的承包經營權確定給有生產經營和管理能力的另一方經營,而判令繼續經營方給予放棄承包方相當價值的經濟補償。實踐中,應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及雙方的現實經濟狀況,酌情確定經濟補償數額,如有能力的,可一次性給付,無給付能力的可以分期給付。
3、代耕
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九條規定,代耕是基于親戚、朋友、鄰居等相互信任關系,承包方短時間地將承包土地交由他人代為耕種的行為,無需簽訂書面合同。在離婚時,一方迫于生存不愿意放棄土地承包經營權,短時間內又不能自行耕種承包土地的,可考慮由另一方代為耕種。代為耕種方在扣除應交納的承包稅金、勞動投入等費用后,按當地當年(或季節)土地平均產量付給對方應得的土地收益。
4、輪耕
在離婚時,有時由于各方面原因,承包土地不利于分割,可采取對夫妻共同享有的承包土地進行輪流耕種的方法。具體方法為,按照離婚時家庭人口數量及承包土地總量測算出離婚一方的所占份額,規定每隔幾年讓已離婚的對方輪耕一年。為了判決或調解的順利執行,應明確雙方均不得進行掠奪性生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家長因兒童傷害誤工費的索賠可以得到支持嗎
2021-01-13個人獨資股權贈與如何辦理
2021-03-09信用卡逾期多久會被終止合同
2021-01-01商品房外墻面的所有權到底歸誰所有
2020-12-17如何安全支付二手房中介費
2020-12-02有簽名沒有公章的合同是否有效
2021-02-11勞務工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1-01-18哪些情況可向勞動機構投訴
2020-12-25私人企業疫情期間要發工資嗎
2021-01-03航空旅客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13新《保險法》的溯及力問題
2021-01-12車上座位責任險案例
2021-02-04保險標的所有權轉移的認定
2021-01-25保險公司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10保險代理人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06殘廢
2021-02-17什么時候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
2021-03-25土地出讓金是收益金嗎
2021-02-13簽訂土地出讓合同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12哪些人不享受動遷安置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