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繼承尚未開始能夠放棄繼承權嗎?
可以放棄繼承權,我國《《繼承法》》第25條規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根據這一規定,放棄繼承必須在繼承開始后,遺產處理之前作出。繼承開始之前,繼承尚未開始,不存在放棄繼承的問題。因為,這時繼承人只是具有一種期待權,即將來繼承遺產的可能性。因此,假如某些繼承人在被繼承人死亡之前曾向其他法定繼承人作出過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但在被繼承人死亡之后沒有重申這種意思表示,應當視為接受繼承。而遺產處理之后,繼承人當然不能再放棄繼承。
二、司法解釋
放棄繼承,又稱“繼承的拋棄”。是繼承人不接受被繼承人遺產的意思表示。是單方法律行為。繼承人有權放棄繼承,繼承人作出放棄繼承的意思表余后即喪失了繼承權。放棄繼承必須在繼承開始之后,遺產分割之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方式與接受繼承的表示方式相同。在遺贈中默示也是放棄受遺贈的一種表示方式。《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25條規定:“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贈后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放棄繼承是無條件的,繼承人不得以轉讓繼承權為條件放棄繼承。被放棄的繼承份額應當在參加繼承的繼承人中分配。
如果放棄繼承的人是唯一的繼承人時,則被繼承人的遺產歸國家或集體組織所有。繼承人放棄繼承后,也就不再承擔清償被繼承人債務。如繼承人有監護人,監護人原則上無權放棄被監護的繼承人的繼承權利。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應當以書面形式向其他繼承人作出;用口頭方式表示放棄繼承的,本人承認或有其它證據證明的,一般應認定為有效。放棄繼承不得由他人代理而作出。在遺產處理前或在訴訟過程中,繼承人對放棄繼承翻悔的,一般應當準許,遺產處理后,繼承人對放棄繼承反悔的,不予承認。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放棄繼承的相關情況認定必須符合相關法律規定的程序,特別是對于放棄繼承的原因還應當進行明確規定,如果不符合相關法律規定的,可以相關程序存在違法行為的,則放棄繼承權是不具備法律效力的,還可以通過公證來處理。
放棄繼承權債務不償還有效嗎
繼承人放棄繼承權條件有哪些
繼承人放棄繼承權必須公證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遇到工傷事故現場如何處理
2021-03-14沒結婚不退彩禮要承擔責任嗎
2020-11-19公司破產員工賠償標準
2021-03-24股份有限公司可以是私營企業嗎
2020-12-20申請專利費用減緩辦法的有關通知
2021-01-08受留置權限制的固定資產是不動產嗎
2021-02-06繼承權喪失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07贍養費的給付標準是多少
2021-03-03什么是贍養
2021-03-01二審法官還會給調解嗎
2021-03-23錄音去哪里司法鑒定
2021-01-04勞務派遣行政許可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10房產抵押貸款步驟是什么
2021-02-09客戶不按照合同履行條款怎么辦
2020-11-30放棄繼承權有啥法律后果
2021-03-16祖父對未成年孫子恨鐵不成鋼,可以撤回贈與的房子嗎
2020-12-10勞務派遣是否計入應付職工薪酬
2020-12-17辭職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22人身保險合同中被保險人的主要權利有哪些
2020-12-31被保險人年齡不真實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