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定繼承放棄繼承的時間是怎么規定的?
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根據繼承法規定第二條 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
第五條 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第七條 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
(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
(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
(三)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
(四)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
第八條 繼承權糾紛提起訴訟的期限為二年,自繼承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犯之日起計算。但是,自繼承開始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訴訟。
二、法定繼承順序
我國《繼承法》規定,配偶、子女、父母為第一順序繼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為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或者第一順序的繼承人全部放棄繼承權或者喪失了繼承權時,再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在同一順序的繼承人中,沒有先后順序,一般情況下都均等的分割遺產。
別外,喪偶的兒媳與公婆,喪偶的女婿與岳父母之間沒有血緣關系,也沒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但是有不少喪偶兒媳和喪偶女婿對公婆和岳父母在生活上盡了撫養義務,這種道德風尚是十分可貴的。因此,《繼承法》第12條還規定:“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由此可見,是否盡了贍養義務是喪偶兒媳或者喪偶女婿能繼承公婆或者岳父母遺產的前提條件。只要符合這一條件的,也不受是否再婚的影響,他們繼承的遺產也不影響其子女代位繼承的權利。
本身遺產繼承的時間就發生在被繼承人去世之后,如果法定繼承人是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沒有來得及繼承遺產,但其他人就直接忽視了給法定繼承人的繼承權利的情況下,像這種因為繼承權而引發的糾紛一定要在兩年之內及時提起訴訟。
法定繼承人分配比例是怎樣的
遺囑繼承可以跳過法定繼承人嗎
法定繼承權的喪失情形有幾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處理孩子撫養義務和探視權的關系
2021-03-12公司股東變更需要股東到場嗎
2021-02-07涉外離婚的處理原則如何規定
2020-12-09涉外婚姻申請登記所需材料有哪些
2021-03-01公司合并的特征是什么
2021-02-09車禍事故如何傷殘認定
2020-12-08請求協助送達出庭傳票的,有期限限制嗎
2020-11-19超市購物車需要1元才能用是否侵權
2021-02-09簽了競業限制離職后會補償嗎
2020-11-26擔保責任期限中止的規定
2021-02-24勞務派遣轉勞務外包合法嗎
2021-02-04勞務外包工轉正式工申請怎么寫
2021-01-18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舉證責任(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
2021-03-01人壽保險離婚時要分割嗎
2020-12-08中外投資類保險產品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8金享人生終身壽險(分紅型)的概念
2021-03-08保險公司再保險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2-16電子保單有哪些安全設計
2020-12-24為父投保瞞病史 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獲法院支持
2020-11-30公共航空運輸企業需要投什么保險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