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據法律的規定遺贈是遺囑繼承嗎?
根據法律的規定遺贈并不是遺囑繼承,兩者的區別如下:
1、主體不同
這是繼承權和受遺贈權的根本區別所在。在我國,遺囑繼承權的主體僅限于法定繼承人,而受遺贈權的主體則是法定繼承人以外的公民、國家、集體組織,簡言之,法定繼承人按照被繼承人生前所立的遺囑繼承遺產的權利,就是遺囑繼承權;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包括國家、集體組織)按照遺囑取得死者遺產的權利,就是受遺贈權。
2、表示接受、放棄的形式不同
我國繼承法規定,繼承人放棄繼承權的,應當在繼承開始后,至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視為接受繼承,而受遺贈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權的,應當在繼承開始后兩個月內作出,到期沒有作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3、在適用范圍上不同
繼承權包括兩部分,一是法定繼承權,二是遺囑繼承權。因此,它既適用于法定繼承,又適用于遺囑繼承。而受遺贈權僅適用于遺囑繼承,不適用于法定繼承。因為只有在遺囑繼承情況下,才有可能發生受遺贈權的問題。
二、遺囑繼承人和受遺贈人的區別的相關法律規定
遺囑繼承人必須是法定繼承人范圍內的人。《繼承法》第十六條第二款規定“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非法定繼承人范圍內的人遺囑繼承不成立。
而受遺贈人不是法定繼承人范圍內的人,即可以是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任何人,甚至是國家、集體 。《繼承法》第十六條第三款規定“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
接受贈與者需要納稅,遺產接受著也需要納稅,但是明確表示會將自己的財產贈與給他人的民事主體,一旦明確提出自己會贈與自己的財產,那么不管其是否離世,都可以辦理贈與手續,這也是贈與與遺產及繼承最大的區別之一。
遺囑怎么寫?寫遺囑要注意什么?
遺囑執行人可以是繼承人嗎
房產繼承遺囑范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被告能申請法律援助嗎,如何申請法律援助
2020-11-11農村征地補償是怎么樣的
2021-02-10夫妻假離婚買的第二套房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1-01-20留置時間不得超過幾個月
2021-02-07贈與合同已經完成能否撤銷
2021-03-20首套住房能沒收嗎
2021-02-22遣散員工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1-03-09飛機延誤賠償的標準
2021-03-04保險標的是什么意思
2021-01-03怎樣改善保險經紀人的外部生存環境
2021-03-13保險合同有哪些體現形式?
2021-01-06失業保險基金情況是誰監督
2020-11-13影響產品類風險有哪些因素
2020-11-13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0-12-08交通事故車主拒賠幾天可起訴
2020-11-16保險公司“無責免賠”真的能免責嗎
2020-12-21農機合作社給土地流轉的好處有哪些
2021-03-10農村拆遷補償,宅基地和房屋是分開補償嗎
2021-02-06城市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參考的核心法條有哪些
2021-03-12已經簽訂了安置補償協議,可以反悔嗎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