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父母的遺產,子女如何分配?
如果有遺囑,即按遺囑分割遺產。如果沒有遺囑,則應當按照我國《繼承法》規定的法定繼承來處理。《繼承法》第十一條規定: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他的父親或者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
《繼承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如果有表示放棄繼承權的應該在遺產處理前明確表示放棄繼承權,否則在分割遺產時,即使沒有到場也應該分出其應得的那份。
《繼承法》第十三條規定: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二、遺產分割的方式有哪些
1、實物分割。遺產分割在不違反分割原則的情況下,可以采取實物分割的方式。適用實物分割的遺產,可以是可分物也可以是不可分物。對可分物,可以作總體的實物分割。如對糧食,可劃分出每個繼承人應繼承的數量。但對不可分物,則不能作總體的分割,只能作個體的分割,如電視機、冰箱等。對不可分物不能作實物分割的,應當采取折價補償的辦法。
2、變價分割。對不宜實物分割的遺產,可以將其變賣,換取價金,再由各繼承人按照自己應得的遺產份額的比例,對價金進行分割,各自取得與應得遺產份額相對應的價金。
3、補償分割。對不宜分割的遺產,如果繼承人中有人愿意取得該遺產,則由該繼承人取得該遺產的。取得遺產所有權的繼承人按照其他繼承人應繼份的比例,分別補償給其他繼承人相應的價金。
4、保留共有的分割。遺產不宜實物分割,繼承人又都愿意取得遺產,或繼承人愿意繼續保持遺產共有狀況的,則可將其作為共同所有的財產,由各繼承人按各自應得的遺產份額,確定該項財產所應享有的權利與應分擔的義務。
很多人認為,要是父母去世的話,遺產自然而然就應該有子女繼承,這樣說也沒有錯,但子女僅僅是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中的一部分,除此之外父母的父母、合法配偶也是屬于法定繼承人的。所以,一般情況下,應該是在所有的第一順序繼承人之間均等的分割遺產。當然,特殊情況下也可以不均等繼承。
債權能否作為遺產被繼承
遺產繼承費用中訴訟費用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發回重審幾次為限
2021-01-15冤假錯案警察怎么處理
2021-01-04關于放棄繼承權的特別規定
2021-02-21家暴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22抵押物有哪些種類
2021-01-08什么情形適用于勞務合同
2021-01-01公司搬遷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3-09人壽保險理賠有怎樣的標準
2021-02-14保險公司行使合同解除權后,其已經承擔的賠償金能否追償
2020-12-26張某訴某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3-16保單受益人變更注意事項
2021-03-05可以取消外資保險公司高管終身在中國任職資格的情形
2020-12-12出了車禍保險最多賠多少
2021-02-17保險保全手續怎么辦
2021-03-04保險中追溯期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22土地轉讓的補償有哪些
2020-12-13土地流轉有哪些好處
2020-11-19女方未婚戶口未遷拆遷可賠償嗎
2020-11-202020年房屋拆遷補償標準和注意事項
2021-01-09惠陽區城市改造居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