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繼承糾紛仲裁代理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繼承人是指依法繼承財產的人,分為法定繼承人和遺囑繼承人。
法定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遺囑繼承是指按照立遺囑人生前所留下的符合法律規定的合法遺囑的內容要求,確定被繼承人的繼承人及各繼承人應繼承遺產的份額。
前者指依法的當然繼承人,后者指被繼承人所指定的繼承人。各國法律對法定繼承人的范圍規定不同。中國法律規定的繼承人為: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與外祖父母;有撫養關系的繼父母與繼子女;喪偶的兒媳與公婆、女婿與岳父母之間存在著撫養關系的人。胎兒也可充當繼承人。法人(包括國家)雖然可以取得遺產,但一般不列為繼承人。
所謂謂法定繼承是指按照法律規定的繼承人范圍、繼承人順序、遺產分配原則的一種繼承方式。由于這種繼承中是只是在沒有遺囑時發生法律效力的,故又稱無遺囑繼承,也因為法定繼承人的范圍只限于被繼承人的親屬,所以也稱為家庭繼承。
二,繼承范圍
(一) 配偶
(二) 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
(三) 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撫養關系的繼父母
(四) 兄弟姐妹
(五) 祖父母
(六)外祖父母
三,基本特征
中國繼承的基本特征,具有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法定繼承以一定的人身關系為前提,即確定法定繼承人的范圍、繼承順序和遺產份額的根據是繼承人與被繼承人之間存在血緣關系、婚姻關系和收養關系。如中國繼承法第10條規定配偶各法定繼承人,其根據是存在血緣關系;規定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為法定繼承人,其根據是存在血緣關系:第二,法定繼承中對法定繼承人范圍、法定繼承順序、繼承份額以及遺產分配原則等方面的規定,任何組織和公民均無權予以改變。
繼承問題的解決容易導致有關的環節操作出現不小的爭議,因此有關的當事人需要學會合理的應對,減少自己不必要的損失,但是最為重要的是有關的仲裁可以有效的解決相關的問題,從而確保自己的權益在法律上存在合理的基礎,但是需要自己多加留意有關的細節。
法定第一順序繼承人包括哪些人?
在我國繼子女有代位繼承權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遣送出境是什么意思
2021-02-27股權質押比例怎么算呢
2020-12-28工傷沒合同口頭協議工資怎么索賠
2020-11-25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的行政處罰是怎樣的
2021-03-19個稅匯算清繳過了期限,還能匯算嗎
2021-01-04在北京找律師不要找哪一類
2021-02-10多家企業出資成立新公司如何設立股東會
2021-01-13企業要進行新三板掛牌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04公司經營權反擔保抵押可以嗎
2020-11-27拆遷公司收入怎么計算營業稅
2020-11-11給別人擔保銀行凍結賬戶怎么辦
2021-02-02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多久可以量刑
2021-03-22交通事故要求賠償怎樣訴訟
2020-12-10房產抵押程序
2020-12-26主合同與擔保合同之間的效力是什么關系
2021-01-14期待利益不予賠償該怎樣理解
2020-11-19保姆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25漢中市事業單位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17調崗通知書范文
2020-11-18旅游意外險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