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名譽權責任承擔是怎樣的
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可以書面或口頭的方式進行,內容須事先經人民法院審查。
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的范圍,一般應與侵權所造成不良影響的范圍相當。
公民、法人因名譽權受到侵害要求賠償的,侵權人應賠償侵權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公民并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要求的,人民法院可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給受害人造成精神損害的后果等情況酌定。
二、哪些不屬于侵害公民名譽權行為
(一)正當的評論。
為了社會公共利益,對可以受到公眾評價的事情進行正當的評論,而涉及到對特定人言行的批評,不構成名譽侵權。如輿論工具對違法犯罪及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進行鞭撻;對著作、創作、演講和表演進行評價;在選舉中,選民對被選舉人發表意見;公眾對領導的評價;公民檢舉、控告他人的違法亂紀行為等。
當然,這種評論必須是為了社會公共利益而發表的意見。至于意見是否正確,不能作為認定侵權的依據。即使對某人的評論有所貶抑,不完全正確,也不應認定為侵害名譽權的行為。如果行為人出于報復或不可告人的目的,借機對他人進行惡意中傷和誹謗,則屬不當評論,是侵害公民名譽權的違法行為。
(二)法定范圍內的職務行為。
國家機關或其工作人員在法定范圍內的行為,影響到特定人名譽的,不構成名譽侵權。這種情況還包括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所屬工作人員的法定職務行為。進行這種職務行為是基于法律所賦予的權利和義務,因而是合法的。但是這種職務行為必須限于法律規定的范圍,而且必須是善意的。
(三)特定利害關系人之間的行為。
在社會群體中,有的民事主體之間,如合伙人之間、家庭成員之間有特殊的利益(利害)關系,法律不禁止他們相互之間基于這種特殊關系,對他人進行傳述或評價。即使傳述或評價對他人有所貶抑或者傳述的內容足以損害他人名譽,也不應認定為侵害名譽權。
(四)受害人事先同意的行為。
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公民有權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因此,受害人事先同意公開其隱私,結果名譽受到損害,受害人不得請求名譽權保護。但是,受害人的同意必須是其真實意思的表示,而不是受脅迫、欺詐而作同意表示的。這種同意必須為明示,而不能為默示。并且,行為人的行為不得超越對方事先同意的范圍。否則,行為就具有違法性,造成名譽損害的,構成名譽侵權。
綜上可知,在侵犯他人名譽權的情況下,多數時候承擔的是民事責任,包括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等。而要是侵權行為比較嚴重或者造成了嚴重的結果的話,那么就有可能追究侵權人的刑事責任。律霸小編為您整理本篇文章,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名譽權侵權的方式有哪些?
名譽權和榮譽權的區別是什么?
侵犯名譽權的構成要件具體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成立公司錢可以取出嗎
2020-12-02商標侵權賠償標準包括哪些
2020-12-28被紀檢委留置后嚴重嗎
2020-11-12倒車時撞死兒童,對方不滿要求額外賠償怎么辦
2020-11-26什么是空頭支票,開空頭支票怎么處罰
2020-12-14強制執行會涉及家人嗎
2021-01-28家庭暴力離婚賠償多少
2021-03-12什么是贍養費?贍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1-03-14基層法院可以將案件移送中院管轄嗎
2020-11-11主合同與擔保合同在效力上有什么關聯
2021-01-05只有購房合同沒有房產證的房子可以保全嗎
2021-03-21房產證抵押貸款所需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4合同擔保與擔保物權
2020-12-07解除合同單位是否要支付補償金
2020-11-30禁止流質契約可行嗎
2020-11-302020輕微傷有等級嗎
2021-01-20學生坐校車下車后丟失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19公攤面積最后被用到了什么地方你造嗎
2021-02-06買的安置房現在房產證下來對方不配合過戶怎么辦
2021-02-14沒有簽訂勞動合同離職有工資嗎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