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遺產繼承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時效限制
立遺囑是公民的一項私權行為,表現為公民對個人財產的自由處分。公民可以在遺囑中自主決定其遺產承受人,承受人既可以是其法定繼承人,也可以是國家、集體或其他公民(此類遺囑在法律上叫遺贈)。當然,遺產承受人有權按照遺囑接受或放棄遺產。
然而,遺囑何時生效,遺產承受人什么時候可以接受或放棄遺產?會不會過了一段時間,就不能接受遺產了?生活當中,不少人都對此存有疑問。
對于一個形式上完備,內容確定的遺囑在遺囑人死亡時生效。但遺囑生效后,并不表明遺產承受人在任何時候均可不受阻礙地行使其繼承權利。
遺囑繼承在本質上是財產所有權的流轉,所以遺囑繼承的效力會受到財產所有權效力的影響。為了促進財產流轉,充分利用財產,不讓財產承受人躺在權利上睡覺,國家對遺產承受人繼承權利的保護期限作了一定的規制,表現在:
第一,對受遺贈人接受遺產期限作了規制。《繼承法》第25條第2款規定: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第二,對繼承權受到侵害請求法院保護的期限作了規制。《繼承法》第3條規定:繼承權糾紛提起訴訟的期限為2年,自繼承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犯之日起計算。但是,自繼承開始之日起超過20年的,不得再提起訴訟。
也即,如果受遺贈人在法定時間內不作出接受遺贈的表示,其繼承權就不再受法律保護;如果遺產承受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繼承權受到侵害,不在法定期間起訴,就喪失提起訴訟請求法院保護的權利。
二、權利放棄
首先,必需是繼承人本人作出放棄的表示,他人包括繼承人的監護人都無權放棄。
其次,繼承人具備民事行為能力。
第三,放棄繼承權須在特定時間作出。《繼承法》規定,繼承人放棄繼承權須在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前作出表示。遺產分割后,遺產已經變成繼承人的財產,此時放棄的是所有權而不是繼承權。
第四,繼承人放棄繼承不得損害他人利益。比如,放棄繼承權致使其不能履行法定的撫養、扶養、贍養義務,或其他債務履行的,放棄無效。
第五,放棄繼承權須以法定方式作出。在訴訟前放棄的,須以書面方式向其他繼承人表示,用口頭表示,本人承認,或有其他充分證據證明的,也應當認為有效;在訴訟中,繼承人口頭向法院表示放棄的,繼承人在筆錄中簽名,該放棄也有效。
繼承人放棄繼承后翻悔的,須在遺產處理前提出,并由法院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承認。
當公民出現了死亡后,死者生前的財產也是可以由有繼承權的公民進行繼承,如果公民在生前訂立了遺囑時,那么在分割遺產時會按照遺囑的規定去執行,如果沒有訂立遺囑也是需要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去執行,當在繼承時產生爭議和糾紛時,也是可以通過訴訟等方式來解決。
沒有盡到贍養義務對遺產繼承有什么影響?
遺產繼承糾紛怎么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法征地查處過程中,政府不作為怎么辦
2020-12-24小孩的撫養權能寫進婚內協議嗎
2021-01-25新婚姻法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2-24交通事故是否適用小額訴訟
2021-01-31事故責任認定書性質認定方式
2021-03-03交通事故處理責任認定有期限么
2021-01-05工作中猝死怎么賠償
2021-02-28交通事故定責可以協商嗎
2021-01-10交強險理賠怎么查勘和定損
2020-12-02意外保險車禍能賠多少錢
2020-12-17婚嫁保險有什么用
2021-02-15保險公司怕擔責是否可以起訴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5投保人解除人身保險合同返還保險費案
2021-03-12交通事故保險能賠多少錢
2021-02-28拼車族應該如何購買車險
2021-01-10涉嫌危險駕駛保險會賠償嗎
2021-03-12自家車撞自家車的話保險要賠償嗎
2021-02-11地震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2老人還能買保險嗎,該回避什么險種,適合什么險種及有什么投保竅門
2020-11-17保險代理人解除合同需多久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