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成年人在平臺打賞錢可以要回來嗎?
未成年人網絡打賞可以退還,具體規定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未經其監護人同意,參與網絡付費游戲或者網絡直播平臺“打賞”等方式支出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抄應的款項,監護人請求網絡服務提供者返還該款項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未成年人在參與網絡付費游戲或者網絡直播平臺過程中,通過充值、“打賞”等方式支出的款項如果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則該付款行為屬于效力待定的行為,需要經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后才能發生效力。
如果法定代理人不同意或不予追認,則該行為無效。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知產,應當予以返還。
在未成年人充值打賞的具體爭議中,未成年人的某一具體民事法律行為是否有效,主要取決于未成年人的實際年齡、支付的金額、是否經過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或追認等因素。
最高法出臺的《關于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二)》明確規定:無效。
《意見》明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未經其監護人同意,參與網絡付費游戲或者網絡直播平臺“打賞”等方式支出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的款項,監護人請求網絡服務提供者返還該款項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未成年人可以自主決定打賞一定金額,若花費數額與同一年齡段群體平均消費水平相差不大,可初步認定為‘與其智力相適應。但如果超出了與其年齡、心智不相符合的界限,比如高于該年齡層的平均消費,則法定代理人可以決定是否同意或追認。
二、什么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根據我國《民法總則》第十七條至第二十四條的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包括兩種情況:
1、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
《民法總則》第19條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2、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
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我們在現實生活當中,實際上可以看到有一些網絡主播通過在網絡上面進行一些才藝展示,來獲得相關的收益,這主要還是因為,有很多的網友在網絡平臺上充值打賞。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未成年人從事的打賞行為的話是無效的。
未成年人犯罪是否應當負刑事責任
什么情況下未成年人犯罪應負刑事責任
引誘未成年人聚眾淫亂罪的概念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解除合同怎么進行司法認定
2021-01-12涉外結婚必須公證嗎
2021-02-10車被盜后撞死人,我要承擔責任嗎
2021-01-29煤礦工意外死亡如何賠償
2021-01-19欺詐訂立的合同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6受威脅已過戶的贈與房產可反悔嗎
2021-01-25集資房什么時候可以提取公積金貸款
2021-02-07房地產開發資質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10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簽是否有補償呢
2021-02-12勞務外包哪個單位繳納全部保險嗎
2021-03-23上傳侵權的網絡視頻由誰擔責
2020-11-21意外險和交通事故可否重復賠償
2021-01-17如何選擇境外旅游保險
2021-01-21保險出單員能做理賠嗎
2021-02-22保險合同的客體包含哪些
2021-01-01保險標的危險程度增加為什么
2021-01-08出口產品責任保險的費率厘訂原則是什么
2021-02-16保險受益權行使相關問題
2021-01-31第二輪土地承包時間
2020-12-31拆遷補償簽了字有效嗎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