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不僅只有離婚后子女撫養的問題,還有我們應該都聽說過的遺贈撫養的問題,兩者有很大的差別。遺贈扶養協議簡單來說就是遺贈人與扶養人之間簽訂的一份關于撫養權利義務的協議,兩者互為權利義務關系,且是平等并有償的。另外,遺贈撫養關系是可以解除的,但有可能會面臨糾紛。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解除遺贈撫養協議糾紛的相關問題。
一、解除遺贈扶養協議的條件
1、雙方協商同意,致協議解除。
如果遺贈扶養協議當事人一方的情況發生變化(包括遺贈人另有親屬扶養或扶養人喪失扶養能力),一方當事人有正當理由,可以要求雙方協商解除協議。
如系遺贈人提出解除協議的,遺贈人應對扶養人已盡的義務在經濟上給予適當補償;如系扶養人提出解除協議的,遺贈人一般不給予扶養人經濟補償。
2、一方無正當理由不履行,致協議解除。
扶養人或集體組織與公民訂有遺贈扶養協議,扶養人或集體組織無正當理由不履行,致協議解除的,不能享有受遺贈的權利,其支付的供養費一般不予補償。
遺贈人無正當理由不履行,致協議解除的,則應償還扶養人或集體組織已支付的供養費用。
二、遺贈扶養協議如何解除?
1、因扶養人不履行合同導致遺贈扶養協議被解除。
所謂扶養人“無正當理由不履行”合同,指扶養人完全不履行合同又沒有免責事由的情形,包括預期違約、遲延履行、瑕疵履行等導致合同目的難以實現的根本違約(《合同法》第94條)。此外,因不可抗力等非可歸責于扶養人的原因導致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的,此時扶養人對不履行合同存在免責事由,遺贈扶養協議也可被解除,扶養人不須承擔賠償責任。
2、因遺贈人違約而解除合同。
“遺贈人無正當理由不履行(遺贈義務)”應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1)遺贈人生前不必實際履行遺贈義務,也就不可能構成實際違約,但這并不排除遺贈人預期違約的可能,尤其是在被扶養人生前任意處分財產而導致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的,扶養人可以以被扶養人預期違約為由請求解除合同。
(2)根據目的擴張解釋,這里的遺贈人還應該包括遺贈人的繼承人、遺囑執行人以及遺產管理人。遺贈人死亡后,遺贈扶養協議由上述當事人繼受,因他們的違約行為,也可導致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
3、解除合同不是違約責任形式卻可成為違約的法律后果。合同解除分協議解除、法定解除、約定解除三種,其中法定解除在實務上最為重要。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6條集中規定了遺贈扶養協議的法定解除制度:“扶養人或集體組織與公民訂有遺贈扶養協議,扶養人或集體組織無正當理由不履行,致協議解除的,不能享有受遺贈的權利,其支付的供養費用一般不予補償;遺贈人無正當理由不履行,致協議解除的,則應償還扶養人或集體組織已支付的供養費用。”
4、解除協議后盡管扶養義務須由扶養人生前持續地履行,但由于遺贈義務是于遺贈人死后一次性給付的,并不存在繼續性契約所要求的雙方權利義務關系持續地發生的情況。
因而遺贈扶養協議不屬于繼續性契約,而是“一時的契約”中的“分期給付契約”。也就是說,遺贈扶養協議被解除后也會發生回復原狀的溯及效力。解除遺贈扶養協議應產生下列法律效果,首先,合同效力終止,即遺贈義務以及扶養義務不再拘束相關當事人;其次,合同當事人之間會產生回復原狀請求權、不當得利請求權、損害賠償請求權等。
遺贈撫養協議具有法律效益,同時在一定情況下是可以進行解除的。但是在實踐中,遺贈撫養協議的解除具有很大的隨意性,會出現糾紛問題。隨著我國養老制度不斷的完善,未來遺贈撫養協議糾紛可能將不復存在。
配偶能否主張被扶養人生活費?
遺囑繼承,法定繼承,遺贈繼承的復合繼承案件
贍養老人協議書范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述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
2021-03-22事實婚姻是否受法律的保護
2021-01-05不是上市公司能進行股權融資嗎
2021-02-12貸款擔保證明及所需材料有哪些
2020-12-02刑事賠償計算標準
2020-11-21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1-01-01口頭協議和合同哪個會更好
2020-12-19如何辦理房屋繼承公證
2020-12-04集資房新房出售有什么問題
2021-03-19如何區別勞動工傷和人身損害呢
2021-03-21勞動糾紛需要用到哪些法律
2021-01-19公司辭退懷孕職工如何處理
2020-12-11給父母買保險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18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
2020-12-14飛機延誤找誰賠償
2021-02-10非全日制用工需要交納生育保險嗎
2021-01-06哪些事故保險公司墊搶救費
2021-01-26保險車輛出險后理賠的基本步驟是什么
2021-02-14什么是代位追償權
2021-01-03農村土地承包的原則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