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毀壞財物罪財產性利益是什么意思?
財產性利益是指財物以外的有財產價值的利益。這種利益既可能是永久的利益,也可能是一時的利益;既可能是積極利益,也可能是消極利益
財產性利益應當是能滿足人物質或者精神需要的、可以貨幣衡量的、能夠移轉的、可以管理的、通過某種介質表現出來的價值存在。首先,這種價值存在必須是能夠滿足人物質或者精神需要,是有用的,為人所可以擁有的。其次,必須具有經濟價值,即可以貨幣衡量,這是財產區別于其他事物的重要點,也是財產之所以為財產的基石。第三,必須是可以管理的,譬如風力、太陽能等不能為人管理,雖然能滿足人的需要,可以貨幣衡量,但卻因無法管理而失去其被盜竊或者劫取的可能。第四,這種財產性利益必須是可以轉移的,無法移轉,非法占有目的就無法實現。最后,這種財產性利益需要以一定方式表現出來,比如欠條,才能有劫取的可能或者現實性。
二、故意損毀財物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第三十三條[故意毀壞財物案(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條)]
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造成公私財物損失五千元以上的;
(二)毀壞公私財物三次以上的;
(三)糾集三人以上公然毀壞公私財物的;
(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三、故意破壞財物罪的量刑
犯故意破壞財物罪
(1)數額較大(福建省數額標準1萬元-5萬元)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2)數額巨大(福建省數額標準5萬元以上)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節特別嚴重”,是指毀壞個人財物,導致他人精神失常的;破壞生產、經營設備設施,造成停產或經營停止,引起重大損失;破壞手段極其惡劣的;等等。
在故意損壞財物罪的這些案例當中,并不是損壞的所有的財產都具有財產性利益的特征,如果損壞的財產直接就是現金,現金本身是不具有財產性利益的,因此,司法實踐中認定財產性利益的話,主要還是針對這些不動產的。這對犯罪嫌疑人的量刑也有一定的影響。
故意毀壞財物罪司法解釋
故意毀壞財物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破壞性采礦罪與故意毀壞財物罪的界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吳月律師系遼寧卓政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畢業于“全國211工程”重點院校遼寧大學。本著勤勉盡職的職業精神,利用自身扎實的法學知識和不斷豐富的實踐經驗,吳律師多年來辦理過各類民事、經濟、行政、刑事等案件,最大程度地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深得當事人的廣泛好評。擅長領域:人身損害、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工傷賠償、勞動糾紛、合同糾紛、刑事辯護、常年顧問。聯系:13940520866,18642086136。:348426602,E-mail:18642086136@163.com。聯系地址:青年大街1號市府恒隆廣場23層。
環境污染罪向誰提出控告
2021-03-21危害公共衛生罪
2021-01-21司法鑒定意見是否可撤銷
2020-12-04不出庭對判決有啥影響
2020-12-25香港非法務工如何處罰
2020-12-05房產證糾紛如何維權
2021-01-08提前離職扣工資嗎
2021-02-25什么情形適用于勞務合同
2021-01-01試用期職工患病企業怎么辦
2020-12-13工地上受傷如何索賠
2021-03-16海洋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關系人有哪些
2020-11-29保險理賠的步驟有哪些
2020-11-22出險時保險公司應賠多少錢
2020-12-02淺析道路交通事故中保險公司應承擔的責任
2021-02-26保險公司對交通事故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0-12-01保險公司保護被保險人利益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15保險欺詐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呢
2021-02-11解讀車險理賠中的誤讀條款
2021-01-04保險代理人作出的口頭承諾對保險人是否具有約束力
2020-12-28保險受益權問題研究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