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國家的法律是會保障公民的權益的,這既包括公民的的人身安全,還包括公民的財產安全。如果一旦有其他的人故意傷害屬于我們的身體健康或者偷盜我們的財物,這是要損害賠償的。生活中,財產損害是我們經常遇到的,可是,財產損害構成要件有哪些?
一、財產損害賠償構成要件有哪些
1、事故須發生建筑施工過程中。一項工程的建設一般包括勘察、設計、施工等一系列過程。作為整個建筑活動的一部分,施工過程主要包括建造和安裝兩方面內容。建造是指對各類房屋建筑工程進行營造的行為。安裝主要是指與工程有關的線路、管道、設備的裝配及較大規模的裝修裝飾活動。人身傷亡只有發生在建造和安裝兩個工作環節的進行過程中,才構成建筑施工事故賠償責任。如果不是在施工建設過程中,如工程竣工驗收后倒塌造成的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害,不屬建筑施工事故的范圍。
2、事故須發生在建筑施工工作區域。這里的工作區域應作廣義的理解,即因建造、安裝等施工活動需要而必然到達的區域,包括施工現場、搬運建筑材料途中、拆裝運輸機械設備途中等。
3、事故受害人須為建筑工程的施工作業人員及其他工作人員。包括建筑企業或其他組織的職工、雇員、幫工、學徒工等,其根本特征是成為該企業或組織的成員并為工程建造、安裝提供個人勞務。
4、事故受害人須有損害事實。確定民事賠償責任應遵循"無損害、無賠償"的原則,即以損害事實的存在為基礎。
建筑施工事故賠償責任也必須以受害人有損害為必要條件。如果只是出現意外事件、作業人員過失行為或違反操作規程的行為,沒有發生人身、財產上的損害,則不應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只能從管理上嚴格措施,或對責任人員進行教育或紀律處分。
5、作業人員的致害行為及有關物件與受害人的損害事實有因果關系。需要明確地是,只有作業人員的行為是為工作需要和必須的,才構成施工事故。
如果是作業人員因施工以外的原因,如職工毆斗造成人身傷害,不屬建筑施工事故,應按一般人身傷害賠償糾紛處理。引起損害發生的有關物件主要指工程倒塌、機械設備毀壞、安全設施失當以及其他意外情況。
財產損害構成要件差不多就是這些了。在民事關系中,對于公民的侵權行為不外乎就是兩種,要么是財產侵權,要么是人身侵權。不管是哪種侵權,都會有法律進行維護,我國的法律是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的,這樣有利于維護社會的穩定。
一方轉移夫妻共同財產被追回
婚前財產如何界定?
財產案件立案費標準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辦酒廠需要達到什么條件
2020-11-23哪些財物不能質押
2020-12-17房屋定金糾紛的處理原則是什么
2021-01-30使用假的畢業證如何處罰
2021-01-04支票背書不連續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1-02-20被贈與有戶口限制嗎
2020-12-07仲裁裁決書怎么寫
2021-02-23公司可以用私人賬戶付公款嗎
2021-03-04房產證抵押貸款夫妻一方簽字能貸出來嗎
2021-01-20學生在校外發生事故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8與中介公司簽約如何避免糾紛
2021-01-16勞動者如何單方請求解除競業限制
2021-03-15已懷孕的女職工,自行離開有毒工作崗位被解聘,怎么辦?
2020-11-11勞務外包和正式工待遇有差別嗎
2020-11-09什么是保險條款
2020-12-27人身意外險多久生效
2021-01-29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隱瞞病情,合同有效嗎
2020-12-15什么是人身保險
2021-02-07火災原因不明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10撞傷行人駛離現場,返回時掉頭撞樹如何理賠?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