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協商解除勞動合同補償如何計算
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fā)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12個月。對這項規(guī)定,應把握兩點:
1、是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是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來計算,而不是根據其實際工齡來計算。當然,若員工在本單位工作前的工作年限按照應合并計算在本單位工作年限內的,應計算為本單位工作年限。
2、是因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12個月。因此,如果員工在公司工作年限只有6年零半個月,且本人的實際工齡沒有可以合并計算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的,則公司應按7個月的工資支付其經濟補償金。即便是按該員工所說,其實際工齡已有17年零半個月,公司也只須支付12個月的經濟補償金就可以了。
二、勞動合同解除的形式
勞動合同的解除是指勞動合同訂立后,尚未全部履行以前,由于某種原因導致勞動合同一方或雙方當事人提前終止勞動關系的行為。勞動合同訂立后,雙方當事人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的規(guī)定履行各自的義務,任何一方不得隨意解除合同。但是,在發(fā)生某些特殊情況時,繼續(xù)履行勞動合同已經成為不可能、沒必要以及會招致一方或雙方利益受到重大損害時,雙方當事人可依法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的解除分為法定解除和約定解除兩種。解除勞動合同引起的法律后果與終止勞動合同引起的法律后果大致相同。
法定解除是指在勞動合同的履行過程中,出現勞動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情況時,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在法定解除的情況下,一方當事人可以不與另一方當事人協商,也無須征得另一方的同意,就可依據勞動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條件和程序解除合同。
約定解除是指在勞動合同的履行過程中,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認為繼續(xù)履行合同已經沒有必要時,與另一方協商取得一致意見后,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與法定解除不同的是,約定解除不能由一方自主決定,而必須是雙方的行為,其解除的條件不一定是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情形的出現,只要當事人雙方在真實意思表示的基礎上協商一致就可以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還借款能否行使不安抗辯權
2021-01-29在什么情況下,軍人婚姻不會受到法律保護
2020-11-21法院公告費收費標準
2020-12-19中外合資有私營企業(yè)嗎
2021-03-18債務還不上車以抵押車怎么辦
2021-01-20交通事故中要做哪些司法鑒定?保險可以賠償多少費用?
2020-12-04醫(yī)療事故賠償行政調解申請書
2021-03-14搭順風車發(fā)生交通事故怎樣賠償
2021-03-24定金合同生效時間怎么算
2021-02-03外嫁女戶口遷出還有宅基地繼承權嗎
2020-12-21房主有權采取強制手段收回出租的私房嗎?
2021-02-11房產證更名程序有哪些
2020-11-13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情況
2020-11-30老人購買壽險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1-03-06人壽保險無效的情形有哪些,人壽保險索賠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0理財保險公司破產了怎么辦
2021-03-15家庭財產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guī)定的
2021-02-03無證駕駛肇事保險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03財產保全保險費用承擔
2020-12-13保險公司調解肇事者吃虧嗎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