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遺囑是公民的一項私權行為,表現為公民對個人財產的自由處分。然而,遺囑何時生效,遺產承受人什么時候可以接受或放棄遺產?會不會過了一段時間,就不能接受遺產了?生活當中,不少人都對此存有疑問。下面,讓我們來一起學習遺產繼承訴訟時效相關知識。
遺囑繼承的時效限制
遺囑繼承在本質上是財產所有權的流轉,所以遺囑繼承的效力會受到財產所有權效力的影響。為了促進財產流轉,充分利用財產,不讓財產承受人躺在權利上睡覺,國家對遺產承受人繼承權利的保護期限作了一定的規制,表現在:
第一,對受遺贈人接受遺產期限作了規制。《繼承法》第25條第2款規定: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第二,對繼承權受到侵害請求法院保護的期限作了規制。《繼承法》第3條規定:繼承權糾紛提起訴訟的期限為2年,自繼承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犯之日起計算。但是,自繼承開始之日起超過20年的,不得再提起訴訟。
也即,如果受遺贈人在法定時間內不作出接受遺贈的表示,其繼承權就不再受法律保護;如果遺產承受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繼承權受到侵害,不在法定期間起訴,就喪失提起訴訟請求法院保護的權利。
延伸補充:
繼承權放棄
首先,必需是繼承人本人作出放棄的表示,他人包括繼承人的監護人都無權放棄。
其次,繼承人具備民事行為能力。
第三,放棄繼承權須在特定時間作出。《繼承法》規定,繼承人放棄繼承權須在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前作出表示。遺產分割后,遺產已經變成繼承人的財產,此時放棄的是所有權而不是繼承權。
第四,繼承人放棄繼承不得損害他人利益。比如,放棄繼承權致使其不能履行法定的撫養、扶養、贍養義務,或其他債務履行的,放棄無效。
第五,放棄繼承權須以法定方式作出。在訴訟前放棄的,須以書面方式向其他繼承人表示,用口頭表示,本人承認,或有其他充分證據證明的,也應當認為有效;在訴訟中,繼承人口頭向法院表示放棄的,繼承人在筆錄中簽名,該放棄也有效。
繼承人放棄繼承后翻悔的,須在遺產處理前提出,并由法院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承認。
以上就是我們關于遺產繼承訴訟時效限制問題的法律解答,希望能解決您目前面臨的問題。如果您還有關于遺囑繼承、法定繼承順序等其他問題,請您聯系律霸,我們將竭力維護您的合法權益。
你可以將遺產指定歸你兒子個人所有嗎?
沒有遺囑,遺產怎么分?
遺產繼承糾紛怎么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多少年
2020-12-20遭遇校園暴力應如何應對
2020-12-21因生病不能勝任工作離職補償是怎樣的
2021-03-09股東代表訴訟有期限限制嗎
2020-11-30股權繼承程序要更名嗎
2021-03-07交通事故神經性損傷能鑒定嗎
2020-12-25下落不明三年的人已被宣告死亡了嗎
2021-01-02婚姻法關于離婚協議法律如何規定
2020-11-18一般合同糾紛時效為幾年
2020-12-09武漢購房政策有什么
2020-12-07勞動合同期限空白可以嗎
2021-03-20可變更勞動合同的情況有哪些
2020-11-23請假工資如何計算
2021-01-07員工調崗調薪該如何操作
2021-01-19有侵權責任人意外險還要賠嗎
2021-02-07人壽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有哪些,哪些人壽保險合同無效
2021-02-28交通意外險賠多少錢
2021-01-19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是什么意思
2021-03-16保險合同糾紛管轄權爭議上訴案
2021-01-19什么是比例賠付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