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濟補償金是否計算加班費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七條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
如果和《關于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對比,可以看出,此法條特意把(五)加班加點工資和(六)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剔除掉了。不存在“等貨幣收入”墊底的理解,這里的“等貨幣收入”是指且僅指前面提到的四種工資。如果包括加班費,這里肯定要列舉出來的。這是從語法上理解。
此外,從情理上理解,補償的月工資是指在正常工作時應該得到的工資。這里的正常工作是指,正常的工作條件、正常的工作時間、正常的工作強度。加班不屬于正常工作時間,且加班有專門的加班費來補償。所以,解除合同的經濟補償不應包括加班費。
但是。正如樓上所言。如果有的企業鉆法律的空子,常年要求員工加班加點,并特意把基本工資定得很低,把正常的月工資以加班費的名義發放。這種情況下,則應該重新考慮真實月工資的認定。這是非正常情況。不能用特別代替普遍,用非正常代替正常。
綜上,在正常情況下,經濟補償中不包括加班費。
二、經濟補償金應如何計算?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用人單位依法支付經濟補償時,就涉及到如何計算經濟補償的問題。計算經濟補償的普遍模式是:工作年限每工作一年應得的經濟補償。勞動合同法及有關國家規定對工作年限及經濟補償標準作了明確的規定。
關于經濟補償金的計算,這與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實際的工作年限掛鉤。按照我國《勞動合同法》中的規定,若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工作不滿6個月的,則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但要是工作超過6個月不滿一年的話,則支付1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而要是工作在一年以上,那每工作一年應當支付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但最多支付12個月經濟補償金。
經濟補償金繳稅標準是怎么確定的
因加班辭職有經濟補償金嗎?
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拘留后還會賠償對方錢嗎
2020-11-25字體侵權如何賠償由誰負責
2020-12-25商標被部分駁回如何處理
2020-11-20發生交通事故怎么報案
2021-03-20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有幾種法定情形?
2021-01-19強制執行申請能否裁定不予受理
2021-02-21社交軟件聊天記錄可以做離婚證據嗎
2021-01-13擔保合同連帶責任無效的依據有哪些
2021-03-115年后的房產贈與還要交稅嗎
2021-01-06中介哪些行為會受處罰
2021-02-19什么是房屋中介,房屋中介費應該給多少
2021-01-18工作3年未簽訂勞動合同后辭職可以申請補償金嗎
2020-12-20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仲裁時效是否中止
2021-03-11投資型保險的分類
2021-02-14航空意外險是否需要購買
2020-12-03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程序是什么
2020-12-04超分駕駛保險可以賠嗎
2021-03-13企業固定資產保險賠償如何計算
2021-03-20互聯網保險流動性風險是什么
2021-02-18司法鑒定保險傷殘標準等級是如何劃分的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