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征收協議糾紛怎么解決?
要解決土地糾紛首先充分了解其特性,筆者根據多年承辦土地案件的經驗總結出,我國征收土地糾紛與其它案件相比具有以下特殊性:一、當事人雙方的地位不平衡,一方是農民,屬于弱勢群體,不但經濟實力弱而且知識、思維等各方面的能力相對來說都遠遠比不上對方;一方市政府或開發商,經濟、知識等各方面處于強勢地位。
二、此類案件人數眾多,影響很大。在筆者承辦的土地案件中、98%以上屬于群體性案件,進行的訴訟屬于集團訴訟,少則10戶8戶,多則會達到幾百戶甚至上千戶。而且這類案件中很多屬于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
三、失地農民最關心的是補償問題。在糾紛農民中雙方可能主要反映的情況是對方是如何的違法,但是作為一名律師,必須準確的把握其病因,不能停留在表面現象,在辦案過程中心里要明白,最終追求什么。
四、國家法律和高層國家機關傾向于保護農民的利益,對于農民有利的因素是法律。國務院、國土資源部等部門對于民生問題極為關切,國家法律和政策也傾向于保護失地農民的利益。
五、社會輿論更加的傾向于關注弱勢群體的利益。
六、開發商往往會存在違法情節。由于征地報需要批極為繁瑣和嚴格審批手續以及土地法律極強的專業性,地方政府或開發商往往在審查報批以及實施征地方案、補償方案等過程存在瑕疵。
由于征地糾紛的種種特殊性,如果妥善的處理各種矛盾,巧妙的利用各種因素則在訴訟中失地農民并不是真正的弱勢,開發商也不是真正的強勢,做為承辦案件的律師,必須精確的把握這些特性,才能靈活的處理各類矛盾。
法律處理方式主要有行政訴訟、行政復議、行政復議裁決、民事訴訟、征地補償協調、裁決等方式,根據個案的不同特點應當啟動不同的法律程序。舉個簡單的例子:對征地批文不服,可以直接省級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對省級人民政府作出的復議仍然不服,則可以由國務院進行行政裁決;對于其他批文如規劃許可證、立項批文等,如果作出機關是廳部級單位,也可以使其進入國務院,由國務院裁決;有的案件可能由法院審判對當事人更加的有利,那就應該選擇訴訟的程序。在案件辦理過程中,隨著案情的變化,可能調解對當事人更加的實惠和快捷,則應代表當事人與對方談判,促成案件雙方的和解。
解決土地征收協議中發生糾紛的時候,可以找律霸網上的律師幫助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糾紛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
2020-11-12稅務機關進行稅務檢查有權采取哪些行為
2021-01-22在我國誣陷他人有什么后果
2020-11-17怎么樣才能保護老字號
2020-12-02普通合伙人轉讓公司份額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31拖欠貨款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25p2p對于借款協議有法律責任嗎
2021-01-23拖欠工程款民事判決書怎么寫
2021-01-24民事案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0-11-08商業銀行的工作人員可以兼職嗎
2021-01-21擔保協議樣本
2021-01-04國有農場農用地征收如何補償
2021-03-20股東之間能有競業限制嗎
2021-01-13企業女職工產假可以休多長時間,懷孕期享有哪些待遇
2021-02-02人壽保險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1-12現金價值的計算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17兒童意外險可以賠付別人嗎
2021-02-02保險合同必須要有保險經紀嗎
2021-03-06保險合同糾紛中的法律知識
2021-01-27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可以理賠多少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