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按揭”房孳息離婚時歸誰
現行《婚姻法》第18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一)一方的婚前財產;(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新《婚姻法》明確了夫妻個人財產的范圍,即凡屬于夫妻一方個人所有的財產,一般來說應由其本人管理、支配和處理,在離婚時即歸其個人所有,不再分割。[1]現行《婚姻法》及相關司法解釋,明確了婚前一方的財產歸其本人所有,否定了因婚姻關系存續到法定時間轉化為共同財產,有利于對一方婚前財產的保護,維護“一物一權”的基本原則。但新法對一方婚前財產在婚姻關系存在期間的增值收益,當另一方對此收益有貢獻時,是否享有收益所有權沒有明確規定。
對婚前一方房屋增值收益的歸屬,只有最高人民法院在1993年11月3日《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中涉及,其第12條規定:婚后8年內雙方對婚前一方所有的房屋進行過修繕、裝修、原拆原建,離婚時未變更產權的,房屋仍歸產權人所有,增值部分中屬于另一方應得的份額,由房屋所有權人折價補償另一方;進行過擴建的,擴建部分的房屋應按夫妻共同財產處理。現行《婚姻法》不再承認夫或妻一方的財產可因法定時間的經歷而自動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該條司法解釋處理的情形是在一方婚前財產轉化為共同財產之前,此時任何一方對財產擁有的權利狀態并不違背新《婚姻法》的規定。該司法解釋認為,一方對另一方婚前所有的房屋進行修繕、裝修、原拆原建行為時,對于增值部分依法享有所有權。在以“按揭”作為購房的主要形式下,夫妻生活期間一方參與另一方婚前所有的房屋貸款的償還,是否應當享有增值部分的所有權?筆者認為,不論是對房屋進行修繕、裝修、原拆原建還是償還貸款,都是基于保持房屋的所有權并擴大其交換價值的目的,共同經營管理此房屋。為獲得購房貸款,購房人將自己的房屋抵押給銀行作為按期還款的擔保。如果夠房人由于自己的原因不按期償還貸款或者不償還貸款達到約定數額,銀行有權基于抵押權對該房屋折價、變賣、拍賣而優先受償。婚后一方承擔了另一方婚前按揭房的還款義務,對于維持房屋的所有權現狀具有積極意義,降低了因還貸不力就該房屋行使抵押權的風險,應當分享房屋的增值收益部分。
所謂孳息是指從原物中所出之收益,分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兩種。天然孳息是指依物的自然屬性而獲得的收益,包括果實、動物的出產物及其他依通常使用方法所收獲的出產物。對其歸屬有日耳曼法和羅馬法兩種立法例。日耳曼法采取出產主義,即對于原物施以生產手段,增加勞動資本的人,有取得孳息的權利。羅馬法采取原物主義,即對原物有所有權或其他權利的人,有取得孳息的權利,近代大多數大陸法系國家采取此種立法例。法定孳息是指依照法律關系取得的收益,如利息、租金及其他因法律關系所得之收益。
其權利歸屬原物所有人,即利息由債權人取得,租金由出租人取得。[2]具體到親屬法中,則又有不同規定,例如意大利民法典第177條第二款規定,在夫妻共有關系終止前已經產生并且尚未消費的、屬于夫妻個人財產的孳息,屬于共有財產,并不分天然與法定之別;瑞士民法典第196條規定,夫妻財產所得參與制包括夫或妻的所得及其自有財產。第197條:(1)所得是指夫或妻在夫妻財產制存續期間有償獲得的財產。(2)配偶一方的所得尤其應包括:④其自有財產的收益;第206條:(1)如配偶一方對配偶他方的財產的收益、改善或維護作出貢獻,但未得到相應反給付,且于分割之時該財產已有增值,則應使其債權與其貢獻相符并依財產目前的價值計算;反之,如果出現貶值的,其債權應與其原付出之勞動相符。法國民法典則在其第1401條規定:共同財產的組成是,夫妻在婚姻期間用來自各自的技藝以及他們的自有財產的果實、孳息與收入的節余共同取得或分別取得的財產。該條認為,夫妻一方自有財產的孳息與收入歸入共同財產,因此,共同財產應當承擔因使用這些財產而應當負擔的費用債務。(例如,為取得某項自有財產而進行借貸的利息)(最高法院第一民事庭,1992年3月31日)德國民法典第1363條第2款規定,夫的財產和妻的財產不成為配偶雙方的共同財產;前半句的規定,也適用于一方在結婚后取得的財產。但財產增加額共同制終止的,雙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的財產增加額被加以均衡。它的原則是,配偶雙方各自的財產不成為共同財產,而是繼續歸各自所有。在婚姻存續期間取得的財產,仍然是取得財產的一方的財產。但是,如果婚姻因離婚等原因而解除,就將雙方在婚姻存續期間獲得的財產增加額加以均衡。
我國學者對于婚前財產的孳息歸屬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學者認為,無論收益屬于天然孳息或法定孳息,應以雙方是否投入了時間和精力來區分,投入了的屬共同財產,沒有投入的仍屬個人財產。[3]而有的又認為,在婚姻家庭法領域,由于夫妻共同財產制的限制,婚前財產在婚后所生的孳息雖仍由原物所有人所有,但這些孳息的所有權歸屬于夫妻雙方,而不是僅歸屬于原物所有人個人。[4]史尚寬先生認為,原有財產(即婚前財產)的孳息為共同財產,特有財產的孳息仍為特有財產。[5]筆者綜合國外立法和學者的觀點認為,對婚前財產收益的歸屬,不應按收益的性質來區別對待,而應按對收益取得是否承擔相應義務來劃分。對一方沒投入時間、精力的收益如利息、股權分紅等應為個人財產;對雙方都投入了時間、精力共同經營、管理后取得的收益則應由雙方共同分享。
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不動產房屋交換價值同時受人為和客觀因素的影響。人為因素表現在夫妻雙方共同對房屋進行的占有、維護和裝修等,并排除他人對建筑物的非法侵害,使房屋維持其一般使用價值并優化。客觀方面受國家宏觀政策的調整、土地價格的變化和供求關系的制約,房屋的價值得以變動,給購房人帶來了一定的收益預期。盡管受到人為因素和客觀方面的影響,房屋價值變動的前提條件是房屋的完整健全存在。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不論所居住的房產實際上屬于一方所有還是雙方共同共有,夫妻雙方均以房屋所有人的意思對房產進行共同管理和維護。即使是一方婚前購買的房產,婚后另一方愿意共同償還貸款,表明其主觀是以房屋所有人參與房產的實際維護和經營,且對方對此明知并接受。因此在合法有效的婚姻關系尚未解除前,夫妻雙方對共同居住的房產均投入了相當的時間、精力共同經營和管理。對于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房產的增值收益孳息,根據權利義務相一致,夫妻雙方均有獲得此收益的權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管轄權異議的條件需要哪些
2020-11-30效力待定合同中相對人有催告權嗎
2021-02-12工傷醫療待遇是什么
2021-02-06因為商場裝修造成了損失怎么賠償
2021-02-27二婚不拿離婚證可以嗎
2020-11-16宣傳單是否屬于要約邀請
2020-11-27倉儲合同倉單能不能質押
2021-01-26房屋私自改造出租合法嗎
2020-12-24人在外地怎么賣房
2021-01-31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定條件是什么
2021-01-29被競業限制的對象如何界定
2021-01-12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管轄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9飛機延誤險可以賠償嗎
2021-03-14被保險人死亡后,投保人解除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0-11-10代簽商業三者險投保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09人壽保險理賠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6車子被撞是理賠中心定損還是保險公司定損
2020-12-21失業保險不領取以后還可以拿嗎
2021-02-08如何正確理解保險公司之間的連帶責任問題
2021-01-10保險受益人有哪幾種?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