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嫁財產是婚前個人財產嗎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婚姻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女方娘家陪送嫁妝的行為在法律意義上應認定為贈與行為,其為婚前個人財產還是婚后夫妻共同財產要根據情況來判斷。
按照《婚姻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除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為夫妻一方的財產外,其他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所受贈的財產應為夫妻共同財產。
若在登記結婚前的陪嫁嫁妝應認定為是女方家人對女方的婚前個人贈與;若在登記結婚后的陪嫁嫁妝,女方家人未明確表示是對某方的個人贈與,則應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該嫁妝應認定為是夫妻共同財產,但夫妻雙方對該嫁妝有特別的約定,則應依約定來認定財產的權利歸屬。
當然,如果該嫁妝很明顯是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的,也應認定為一方的個人財產。
在理解婚前財產時應注意如下方面
1.判斷是否屬于婚前財產的關鍵在于財產權的取得時間系在結婚之前。如果財產權的取得系在婚前,但婚后才實際占有該項財產,其性質屬于婚前個人財產。比如婚前夫妻一方接受繼承,遺產在婚后才分割,該遺產雖然是婚后所實際得到,但其所有權在婚前就已經取得,所以應認定為一方婚前財產。
2.夫妻一方的婚前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19條指出:“婚姻法第十八條規定為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由于前一司法解釋與新的司法解釋相抵觸,因而應以新的司法解釋為準。
3.婚前個人財產在婚后共同生活中自然毀損、消耗、滅失,離婚時一方要求以夫妻共同財產抵償的,不予支持。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如果這個陪嫁的財產是在雙方領取了結婚證之后而發生的話,那么這種行為應當是屬于夫妻的共有財產,如果是在結婚證之前就已經發生了的話,那么可以認定為娘家的一種贈與行為是屬于的個人財產,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計算票據貼現利息
2020-12-05協議管轄是否只能中國法院
2021-03-26家暴離婚需要什么證據
2020-12-23保姆哭訴遭女藝人打罵,構成侵權嗎
2020-12-27購房合同不能忽視的協議,補充協議應該涉及的內容有
2020-11-11離婚房產評估過程
2020-11-25保險公司罰則中相關問題有哪些
2021-01-31人壽保險的理賠和糾紛解決
2020-11-17運輸保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020-12-18夫妻財產分割:人身保險合同權益的分割
2021-01-2950萬重疾險一年多少錢
2020-12-07保險合同有什么特點
2020-12-30保險公司不賠付車險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26開車撞死人保險公司沒有諒解書會賠付對方嗎
2020-12-06保險合同全部是格式條款嗎
2021-01-02無責免賠條款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21保險法爭議是指哪方面
2021-02-14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有些什么
2020-12-15土地承包都經常出現哪些法律法規問題
2021-01-16土地轉讓需要經過哪些步驟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