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妻個人財產的認定標準
1、一方人身損害所獲得的費用歸個人所有。這些費用包括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這些費用是以受害人的健康為代價的,應專屬受害人個人所有,即使是夫妻身份也不能共享,何況這些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往往是受害一方將來生活的基本保障,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如果離婚將被分割更是不妥,那也是不人道的嘛。
2、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婚前的個人財產與婚姻無關,系個人的勞動或其他合法收入,婚姻的另一方未做貢獻,雙方未結婚也不負婚姻義務,因此,其財產利益也不應共有嘛。
3、專用生活用品歸一方所有。“專用”這個詞義較廣,一般指夫妻一方滿足個人日常生活起居的物品,也包括因身體所需的由個人使用的價值不大的物品。對于價值較大的雖是一方專用如金銀首飾、貴重手表甚至轎車等,應根據家庭收入的狀況來具體確定,一應一概而定。這一點需等待司法解釋的進一步規定。
4、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歸一方的歸其一方所有。根據《婚姻法解釋(二)》第十二條、十八條、二十二條的規定,如果遺囑或贈與合同中明確財產只歸夫或妻一方的,則歸一方所有。這是立遺囑人、贈與人處分財產所有權的應有之義,依民法意思自治原則,需尊重。
二、夫妻共同財產的認定標準
夫妻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原則上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但法律另有規定或婚姻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夫妻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是從登記結婚之日起,到一方死亡或雙方離婚之日為止的期間。包括婚姻當事人在起訴離婚期間、一審判決未生效或在上訴期間,即使是分居也是夫妻關系存續期間。
(《婚姻法》第十七條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生產經營的形式很多,辦廠、設立公司、企業,承包、租賃、投資、個體經濟等生產和商業活動都是。知識產權是一種智力成果權,它既是一種財產權,也是一種人身權,具有很強的人身性,與人身密不可分。所以在此指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實際取得或者已經明確可以取得的財產性收益。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如上所述,如沒明確歸一方所有則為夫妻共同財產。“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指《婚姻法解釋(二)》第十一條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下列財產屬于婚姻法第十七條規定的"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一)一方以個人財產投資取得的收益;(二)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三)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養老保險金、破產安置補償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贈與房產離婚時房產如何分割?
2021-03-16房產抵押借款租賃合同有效嗎
2020-12-10行政復議沒成功怎么辦
2020-11-18臨時工是否能確定工傷
2020-12-18遭遇套路貸到哪里報警
2021-03-04合同一方主體能寫兩個公司嗎
2020-11-21區別夫妻共同債務以及個人債務應該怎么舉證證明
2020-11-29養別人老人多年能要回贍養費嗎
2021-01-27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否存在未遂狀態
2020-12-29工傷和第三方賠償可以同時嗎
2020-12-13強制執行的房產能否解押
2020-12-05事實婚姻一方死亡另一方有權取得死亡撫恤金嗎
2021-01-27繼承權受到侵害該怎么保護
2020-11-16什么叫房地產交易
2020-12-07怎么樣認定有居住權
2021-01-26夫妻唯一住房能執行嗎
2021-01-26擴大勞務分包屬于違法分包嗎
2020-12-25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如何認定
2021-01-25簽訂保險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2-03保險糾紛訴訟與調解對接機制建設的疑問有哪些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