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關系的案件包括婚姻關系案件和親子關系案件兩類,認為其不適用的理由是:(1)身份關系案件不但涉及當事人雙方的私人利益,更涉及多數關系人的利益,甚至影響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2)身份關系的案件必須采取絕對客觀真實主義,如允許以自認的事實做為法院裁判的依據,盡管能達到法律真實的要求,但不符合身份訴訟的客觀真實要求;(3)身份上的行為,不同于財產上行為,必須尊重當事人本人意思,縱使其不屬于完全行為能力人,也應當讓其實施訴訟行為。從上述理由來看,根本原因在于身份關系案件必須追求絕對的客觀真實,以避免損害第三人利益,影響社會秩序。筆者人為身份關系一概不適用自認的觀點值得商榷。首先,請大家從一例離婚案件來看看不允許身份關系自認帶來的弊端:甲乙結婚后在外打工生育女孩丙,為規避計劃生育未能辦理出生證,且出生幾日就送女方娘家帶養,娘家對外謊稱系撿到的女嬰。后甲乙離婚,法院調解雙方達成對丙撫養協議,但法院認為父母子女關系不能自認,達成調解協議不能確認??膳袥Q時,原、被告又均未提供證據證實,結果只好告知原、被告對小孩問題另行訴訟。如此兩場訴訟,既耗費了訴訟資源,又讓小孩撫養問題長時間處于待定狀態,若碰到心狠的父母均不舉證證明身份關系,那小孩不就處于無人撫養的尷尬境地。
為此,筆者獨辟蹊徑,參照夫妻離婚債務處理區分對內對外效力的方法,確定身份關系自認也區分對內對外效力。對內就是僅限于自認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確定,至于自認身份關系要產生對外法律效力,則必須達到客觀真實。如私生子的自認,可以在自認雙方產生父子之間的法律關系,但這種關系影響到繼承或第三者財產權利時,其他繼承者、第三者可以要求其出示客觀真實的證據才具有對抗效力。
另外,身份關系自認應與身份的核實區分開來,否則擴大化的身份關系自認會引起司法實踐的混亂。如甲假冒乙與丙同時到庭要求調解離婚,丙自認假冒的甲為乙,然后達成調解協議,該協議最后肯定被撤銷,但我們不能就此否定身份關系自認的意義,其實,該案丙自認假冒的甲為乙,不是嚴格意義的身份關系的自認,而是訴訟中核實身份的必須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向公安機關報案不予立案,可以就此事提起行政訴訟嗎
2020-12-19公司章程規定不設股東會能否召開臨時股東會
2021-03-04消費者網購被騙怎么辦
2020-11-19中止探望權程序有哪些
2021-01-18結婚的法定程序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0西安市住房公積金提取前提有哪些
2021-01-02廠房承租人死亡可以終止合同嗎
2020-11-30合同債權保全特點有哪些
2021-02-06哪些遺產可以繼承,范圍有哪些
2021-03-03農民工工傷可享受哪些待遇?
2020-12-15試用期過了卻沒有績效工資合法嗎
2020-12-16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為什么要投保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2-14人保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0-11-23保險合同生效的三個要素是什么
2020-11-13保險合同保證義務的執行主體是誰
2020-11-23保險公司給予全額賠償后車主還能轉讓殘車嗎
2021-02-09保險合同解除后已付保險金是否應全額返還
2020-11-26失業保險基金損失是否可以追回
2021-03-23保險合同寫法定受益人可以嗎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