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法第23條第2款的解釋是什么?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 保密義務和競業限制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并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二、其它內容
《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四條 競業限制的范圍和期限
競業限制的人員限于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第二十五條 違約金
除本法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第二十六條 勞動合同的無效
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第二十七條 勞動合同部分無效
勞動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二十八條 勞動合同無效后勞動報酬的支付
勞動合同被確認無效,勞動者已付出勞動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勞動報酬的數額,參照本單位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
勞動合同法對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合作關系后,出現的各種情況都進行了明確規定,在司法實踐中,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都應當遵守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如果出現違反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的,可以向司法機關訴訟來解決相關矛盾和爭議。
《勞動合同法》中的經濟補償標準
最新勞動合同法司法解釋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糾紛處理步驟是什么
2021-01-27一般醫療事故賠償幾萬
2021-01-25互聯網侵權勝訴如何獲得賠償
2021-02-04不動產行政訴訟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5商標侵權行為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2021-02-06購房解約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1-01-03購房合同有何需要注意的陷阱
2021-02-21公司同城搬遷離職是否有賠償
2021-02-21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能代表業主起訴嗎
2020-11-24離職后經濟補償金需納稅嗎
2021-01-01人身意外險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1-26什么是貨物運輸險
2021-01-24萬能險是否可以購買
2020-12-12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案例分析
2021-02-20試論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
2020-12-07遭綁架致死屬意外 可獲保險理賠
2021-03-14私了后報保險算騙保嗎
2021-03-08超速行駛發生事故保險公司為什么不全賠
2020-12-14副駕駛人員跳車身亡保險公司應按照什么標準賠償
2020-12-02違反告知義務的法律后果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