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親時或結婚前給付彩禮是我國的特有習慣,在我國大部分地方都存在,幾乎成為我國特有的一種習俗。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彩禮也越來越普遍,越來越昂貴。然而問題隨之出現,我們在法律實務中經常遇到彩禮已經給付了,最后婚確沒有結成的案件,此時彩禮該如何處理,是否能返還,以下做簡要介紹與分析。
“彩禮”的表述并非一個規范的法律用語,人民法院審理的彩禮糾紛案件的案由按照有關規定被定為“婚約財產糾紛”。
2004年4月1日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給付并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適用前款第(二)、(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此條件的規定,標志著人民法院正式以司法解釋的形式對于彩禮糾紛問題如何處理作出明確規定。
《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還規定了離婚彩禮返還的條件,其中第(三)項規定“婚前給付并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是返還彩禮的一個條件。那么如何理解“生活困難”呢?《解釋(一)》第二十七條對“生活困難”的含義作出了這樣的解釋:“婚姻法第四十二條所稱‘生活困難’,是指依靠個人財產和離婚時分得的財產無法維持當地基本生活水平。”據此,“生活困難”應當是指絕對困難,而不是相對困難。《解釋(二)》第十條中的“生活困難”的理解也應當與上述解釋一致。即所謂絕對困難是實實在在的困難,是因為給付彩禮后,造成其生活靠自己的力量已經無法維持當地最基本的生活水平,而不是與給付彩禮之前相比,財產受到損失,相對于原來的生活條件比較困難了。
從以上條文可以看出,彩禮給付后是可以返還的,那么彩禮該如何返還呢,返還的原則又是什么呢?以下做兩點說明:
1、因給付彩禮一方的原因導致婚約解除,返還彩禮的數額可根據其過錯程度、雙方的經濟狀況等因素,酌情減少”。
2、男女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而共同生活一年以上兩年以下,一方請求對方返還彩禮的,返還的數額一般不超過彩禮總額的30%;共同生活一年以內三個月以上的,返還的數額一般不超過彩禮總額的50%;共同生活不滿三個月的,返還的數額一般不超過彩禮總額的70%;因給付彩禮一方的原因導致同居關系解除的以及在共同生活期間女方懷孕或者流產的,一般可在前款的基礎上再減少5%至20%。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禁品或危險物品的攜帶禁止規定是什么
2020-12-04鄰里房屋糾紛可以申請延期嗎
2021-01-09勞動者可以在哪些地方進行職業病診斷
2021-02-14臨時工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1-02-26公司法律顧問審合同要承擔責任
2021-03-17公司合并合同的主要條款有哪些
2020-11-22海商海事能否簡易程序
2021-03-16異地執行拘留的法律規定
2021-02-04單位公款可以打到個人賬戶嗎
2021-02-13學校對學生事故承擔過錯責任嗎
2020-11-23房子過戶費用如何規定
2020-11-18試用不合格單位怎么證明
2021-03-19保險合同當事人的特殊性是如何體現的
2021-02-26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如何管轄
2021-02-02什么才算意外傷害
2021-02-26社會保險法第九條規定什么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2020-12-03關于保險代理人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08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向誰索賠
2021-01-15林地承包的期限是多久
2021-03-12土地承包經營權具體指什么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