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行破產法規定,破產程序僅適用全民所有制的企業法人。民事訴訟法第十九章“企業法人破產還債程序”則適用于非全民所有制的企業法人。雖然兩部法律合在一起的適用范圍是所有的企業法人,但由于適用的法律不同,造成立法體系混亂、規則不明、相互不協調等問題。
新破產法草案中曾采用一般破產主義,規定破產程序適用于所有企業、其他組織和自然人。正式通過時刪除了相關規定,仍基本采用商法人破產主義,在第二條規定該法適用范圍為企業法人。雖然立法沒有擴大原破產制度的實際調整范圍,但將兩法之規定統一,解決了法律體系與適用之矛盾,使破產程序可更為規范地進行。
此外,為緩解其他非法人型企業和社會組織的破產無法可依的問題,新破產法第一百三十五條規定:“其他法律規定企業法人以外的組織的清算,屬于破產清算的,參照適用本法規定的程序。”新修訂的《合伙企業法》第92條規定:“合伙企業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的,債權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破產清算申請,也可以要求普通合伙人清償。合伙企業依法被宣告破產的,普通合伙人對合伙企業債務仍應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據此,合伙企業的破產應當參照適用新破產法規定的程序。類似的規定見于《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第45條,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破產問題可以參照企業破產法規定的程序。
對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具有經營性質的組織,如符合合伙或公司制形式設立的,可以按破產法第二條和第一百三十五條的規定破產。
民辦學校、醫療機構等事業性質機構破產問題,目前民辦教育促進法等相關法律沒有規定,尚無適用破產法進行破產清算的明確法律依據。
個人獨資企業破產清算問題,有待于對獨資企業法進行有關修改,方可參照適用破產法規定的程序進行破產清算。
自然人不屬于新破產法的調整范圍。但在實踐中,自然人因喪失清償能力而破產的事實狀況早已頻頻發生,也迫切需要立法調整。此外,因合伙企業、個人獨資企業的合伙人或出資人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合伙企業、個人獨資企業的破產,難免要涉及到其合伙人或出資人的連帶破產,更需要立法協調解決。所以,對自然人適用的破產立法也應當盡快制定,以消除法律調整空白,更好地維護社會經濟秩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執行董事必須是股東嗎
2021-02-01商標復審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7借款協議不真實訴訟有效嗎
2021-01-14配偶有家庭暴力怎么解決
2020-12-05限制婚后自由的婚姻協議有效嗎
2021-02-22婚姻糾紛一方不同意能離婚嗎
2020-11-10房產抵押擔保未經登記如何認定
2021-03-17合同糾紛結案須多長時間
2021-01-10交通事故對方全責應該賠償多少
2020-12-23住房公積可以取出來嗎
2020-12-12軟件偷偷打開攝像頭竊取用戶信息違法嗎
2020-11-22勞動合同中止怎么恢復
2021-02-14終止勞動關系領取失業保險條件
2020-12-31勞動爭議的調解組織有哪些?
2021-03-07沒有勞動糾紛是否就沒有經濟糾紛
2021-02-08轉正后可以被辭退嗎
2021-03-12房屋保險中的分類有幾種
2020-11-27法律對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3人身保險投保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22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