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勞動合同解聘賠償金額是多少?
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經濟補償計算基數中工資的確定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后,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計算經濟補償金的“工資”標準如何確定?
實踐中很多用人單位在計算經濟補償時,以勞動者的最低工資或基本工資作為計算基數,損害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這就必須理解“工資”的含義。
相關法律規定
1、《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部發[1995]309號)第五十三條規定,勞動法中的“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
2、實踐中勞動者的工資一般有基本工資、應發工資、實發工資之分。基本工資通常是用人單位給勞動者設定的底薪,一般未包括加班工資、津貼、補貼、福利待遇等。應發工資是指勞動者提供正常勞動按照法律規定應當獲得的全部工資,包括了基本工資、加班工資、獎金、津貼等。實發工資是勞動者每月實際拿到的工資,通常會被扣減一些費用,比如代扣代繳社會保險費、所得稅,扣伙食費、房租費等,勞動者實際到手的金額通常會比應發工資少。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應當以勞動者的應發工資作為基數,而不是以基本工資、實發工資為基數。
基本工資僅僅是勞動者工資的一部分,顯然不能作為經濟補償的計算基數,而實發工資并不能真實體現勞動者的工資水平,
比如用人單位不按規定支付加班費、克扣工資等違法行為都可導致實發工資低于勞動者實際的工資,顯然也不能作為經濟補償的計算基數。
簽署兩年的勞動合同在勞動合同未到期的情況下,用人單位進行解聘員工,員工可以向用人單位要求一定金額的相關賠償,一般是根據員工工作的年份進行賠償,每工作一年,用人單位需要賠償1個月的工作給員工,如果用人單位拒絕賠償的話可以向勞動仲裁委員進行申訴。
解聘補償金標準是什么?
終止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書怎么寫?范本是怎樣的?
協商解除勞動合同應注意什么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障性商品房可以抵押嗎
2021-01-23征地合同協議書怎樣寫
2021-03-14網絡仲裁對網貸有用嗎
2020-12-22同一產品有兩項相似的外觀設計如何申請
2021-01-06商標用作商品名稱是否侵權
2020-12-11藥店行政處罰多長時間上交罰款
2021-01-132020公司破產員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23法定監護人有哪些
2020-12-23強制執行申請書范文及注意事項
2020-11-24交通事故賠償款一直不下來怎么辦
2020-12-09借貸糾紛夫妻是否共同賠償
2020-11-15什么是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1-02-06集資房和公租房有什么區別
2021-02-27臨時工簽勞動合同后違約該怎么處理
2021-03-10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都有什么條件
2021-03-12社會保險能否定為勞動關系依據
2021-01-26實習期毀約有什么后果
2021-01-11公司裁員是否一定要給補償
2021-01-04車買過的交強險和商業險能退嗎
2021-03-11《保險法》施行前保險合同發生糾紛適用當時法律規定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