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破產撤銷權的法律特征
1、債務人的可撤銷行為均以財產或者財產權利為標的。
債務人的可撤銷行為如無償轉讓財產、以明顯不合理的價格進行交易、對沒有財產擔保的債務提供財產擔保、對未到期的債務提前清償、放棄債權和債務人在特殊情況下對個別債權人清償的行為指向的都是債務人的財產或財產性權利。因為在破產程序中,只有財產或者財產性權利才對債務人的清償利益具有實際意義,才有必要通過撤銷權加以維護。對于債務人不涉及其財產或者財產性權利的內容違法行為的撤銷,可以按照民事法律的規定進行。
2、債務人的可撤銷行為具有明顯的侵害債權人利益的欺詐故意,或具有偏袒性清償的不公平性質。
破產撤銷權的關鍵要件是債務人的行為在客觀上造成了債權人所獲清償的減少,或者是導致出現清償不公的現象。當然,在實務中,債務人在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前的財產減少,也可能是由于經營失誤、管理不善、交易損失等其他行為造成的,此時債權人利益雖然也受損,但這些情況屬于正常的市場經營風險,不屬于管理人行使撤銷權的范圍之列。
3、撤銷權的設置目的在于防止債權人利益受到不正當的損害。
從理論上講,行使撤銷權的一個前提就是出現債權人利益因債務人的行為而受損的事實。即債務人對其財產或者財產性權利的處分行為使作為債務履行擔保的一般責任財產減少,直接引發破產程序,或者在日后開始破產程序中使債權人所得分配減少,或者使部分債權人得到偏袒性清償,破壞對全體債權人的公平清償。相反,如果在債務人行為時,債務人企業經營與債務狀況正常,并無破產之虞,行為未損害債權人利益,那么即使以后企業虧損破產,對該行為也不得撤銷。這也是為了保障正常的經濟秩序、維護民事關系的穩定。
可撤銷的行為均以財產或財產權利為標的,不具有財產性內容的行為不屬于破產法規定的撤銷行為之列。
撤銷權是為防止債權人的利益受到侵害,故從理論上講,其構成應有債權人利益因該行為受損的事實,即可撤銷行為發生在債務人存在破產原因的情況下。立法如采用這一實質判斷原則較為公平,但因存在債權人舉證困難、債務人賬目混亂等問題,在實踐中甚難實行。如美國舊破產法曾規定,托管人(即管理人)必須證明可撤銷行為發生在債務人已喪失清償能力的情況下。美國國會在修改舊破產法的一項報告中指出,在每一破產案件中,涉及可撤銷行為時,債務人一般均已喪失清償能力,但又幾乎總是無法確切證明的。所以,美國新破產法中主要采用程序判斷原則,即在法定撤銷期間內,債務人被視為已喪失清償能力,但利害關系人可舉證反駁該推定。
什么是破產法中的撤銷權
撤銷權是指破產財產的管理人對債務人在破產案件受理前的法定期間內進行的欺詐逃債或損害公平清償的行為,有申請法院撤銷的權利。破產無效行為則是針對民法通則、合同法中規定的無效民事行為在破產程序中的表現特點作出的強制性規定。相對而言,破產無效行為制度并無創新內容,而破產撤銷權則建立了新的法律制度,所以本文重點論述撤銷權。
撤銷權的性質
撤銷權最早起源于羅馬法上的“廢罷之訴“制度。在查士丁尼時代,即以保羅訴權(ActioBaoliana)承認債權人的撤銷權,就債務人的行為分為有償與無償,而有償行為又以債務人之侵害意思與受益人之侵害事實之認識為要件。到14世紀,意大利首列不以債務人主觀要件為必要的撤銷權制度。這一制度首先是在民法中發揮作用,后來逐步延伸到破產程序中,成為破產法上的重要制度。法國就是代表之一,在其商法典中承襲了意大利法制,規定了破產法上的撤銷權。
什么是破產法上的撤銷權呢?破產法上的撤銷權是指破產管理人或破產清算人,請求法院對破產債務人在破產程序開始前一定期限內所實施的有害于債權人整體利益的行為予以撤銷,并將該行為產生的財產利益同歸破產財產。這一權利在各國破產法上稱謂并不盡一致。在德國稱之為“取消權“,在日本稱之為“否認權”,在英國成稱之為“否決權”,在我國臺灣地區稱之為“撤銷權”。我國破產法是后起的,理論界對此眾說紛紛,莫衷一是。對《企業破產法》第35條規定,有的學者認為是破產撤銷權,有的認為是破產無效行為,有的認為是追回權。筆者認為,由于該條使用的是“追回”,就其字面而論,稱之為“追回權”較為妥貼。當然,不同的稱謂只是源于對法律性質的認識或因民法上撤銷權相區別、相聯結的原因,但本質內容是相同的。
破產法上的撤銷權源于民法上的撤銷權,其內在的邏輯機理如出
一轍,其目的在于保護債權人的利益。但兩者在行使的程序和要求方面,存在明顯差異:
(1)行使權利的主體不同。民法上的撤銷權行使主體為債權人;破產法上的撤銷權的撤銷權則由破產管理人或破產清算人行使。
(2)主觀狀態的要求不同。民法上的撤銷權,強調主體在主觀上的過錯,帶有懲罰性;而破產法上的撤銷權側重是行為上的客觀有害性,非主觀過錯性,帶有糾錯性。
(3)可撤銷行為產生的時間不同。民法上可撤銷行為必須產生于債權成立之后;破產上的可撤銷行為發生于破產程序開始前法律規定的期限內,既臨界期限內。兩者除具有上述區別之外,還有緊密的聯系。這種聯系充分體現于他們之間客觀存在著一般性與特殊性的關系。
撤銷權的行使
各國破產法無不明文規定,破產管理人或清算人為撤銷權行使的主體,他具有獨立的訴訟實施權,能以自己的名義提起或參加訴訟。但破產管理人或清算人作為權利主體卻不能享受利益,撤銷權的歸屬主體應是何人,理論界對此有破產債權人說、破產人說、破產管理人說和破產財團說等多種主張。其中,較為普通的觀點是破產債券人說。此說認為,撤銷權乃屬保護破產債權人利益而確立的權利,因而其權利當歸屬于破產債權人,而破產管理人只是作為債權人來行使撤銷權的。
撤銷權的行使必須以訴訟的方式請求法院為之,撤銷權在法律上的性質,是形成起訴和給付起訴的結合,其直接的法律后果是使破產人于破產宣告臨界期間內實施的涉及債權人的行為歸于無效。破產人未給付的,不再給付;相對人已取得利益或財產的,由破產管理人或清算人取回,并入破產財產;相對人已受領的財產滅失的,應當折價賠償。對于相對人,若相對人已為對待給付且該給付于債務人財產中尚存的,有權行使取回權;若該利益不復存在或對待給付額大于現存利益的,相對人通過申報債權的方式參加彼此分配。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企業破產撤銷權有何法律特征的相關知識的具體介紹,我們知道對于企業破產的撤銷權是具有一定的特征的,所以大家對于這方面如果還有其他相關的問題,隨時來咨詢律霸網的相關法律顧問。最后希望大家身體健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催告書的時限是多少天
2020-11-27本案婚姻關系是否有效
2020-11-24合同形式瑕疵處理
2020-11-18關于建設工程糾紛的相關法律規定
2021-03-24入獄者是否喪失繼承權
2021-02-08現在購房是好時機嗎
2021-01-10房地產開發流程(詳細)
2021-01-31私自改造租的房屋算違法嗎
2021-02-07勞動合同終止爭議的解決方式是什么
2020-12-29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2020-11-18投資理財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2-06車險理賠必備常識
2021-02-28交強險合同生效前出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付嗎
2020-12-21如何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15兩年沒檢車沒交保險現在想用還能車檢嗎
2021-02-01再保險公司
2021-01-15被保險人 TheInsured
2020-11-27什么叫做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0-11-14土地轉讓合同書怎么寫
2021-01-24土地轉讓的稅費都包括什么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