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如果勞動者對于用人單位的環境或者工作情況不滿意的話,隨時都可以提出離職,當然需要提前一段時間來通知用人單位,這樣的用人單位,在某些情況下也可以單方面開除勞動者,那么,根據法律規定解除勞動合同與開除是一樣嗎?
一、根據法律規定解除勞動合同與開除是一樣嗎?
解除勞動合同,是終止勞動合同當事人之間勞動關系的手 段,屬于勞動合同制度的內容。開除是對違反勞動紀律和 企業內部勞動規章制度的職工進行的行政處分;除名是行 政處理的一種方式。兩者均屬于企業職工獎懲制度的內容 。解除勞動合同與開除、除名的主要區別在于有無經濟補 償:根據《勞動法》第二十四、二十六、二十七條規定由 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給勞動者經濟補償。因違紀 而被開除或除名,盡管采用解除勞動合同的方式,但不屬 勞動法相關規定的情況,因而不用給予經濟補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下簡稱《勞動法》)第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工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根據這個協議,勞動者加入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事業組織、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成為該單位的一員,承擔一定的工種、崗位或職務工作,并遵守所在單位的內部勞動規則和其他規章制度;用人單位應及時安排被錄用的勞動者工作,按照勞動者提供勞動的數量和質量支付勞動報酬,并且根據勞動法律、法規規定和勞動合同的約定提供必要的勞動條件,保證勞動者享有勞動保護及社會保險、福利等權利和待遇。
二、其他法律規定
勞動合同的主體即勞動法律關系當事人: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勞動合同的主體與其他合同關系的主體不同:其一,勞動合同的主體是由法律規定的具有特定性,不具有法律資格的公民與不具有用工權的組織不能簽訂勞動合同;其二,勞動合同簽訂后,其主體之間具有行政隸屬性,勞動者必須依法服從用人單位的行政管理。
首先,如果是解除勞動合同的話,那么是,雙方自由意志的表現,也就是需要勞動者個人同意,開除的話是由于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當中犯了一些錯誤,那么用人單位可以單方面的開除勞動者。
定罪免處是否開除公職?
事業編制判緩刑是否會開除?
被用人單位開除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我國《 工傷保險條例》里關于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
2021-01-27公司可以拒絕患過病的員工返回上班嗎
2020-11-30沒有實際借款的還款協議有效嗎
2020-11-19對方不領法院離婚調解書怎么辦
2020-11-14男子只辦婚禮沒登記,婚姻是否有效
2020-12-25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如何處理
2021-01-07怎樣寫婚外情離婚起訴書
2020-11-11被抵押的房產是否可以資產保全
2021-02-13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2021-02-06胎兒取得繼承權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09保全債權是如何保全的
2021-02-08超市摔倒找不到侵權人怎么辦
2021-03-21在發展商處購房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2未簽訂勞動合同雙方合同關系是否繼續存在
2020-12-28實習期三個月合同簽幾年
2021-01-08勞動調解應該去哪
2021-03-10公司上訴撤回仲裁員工還能起訴嗎
2020-11-24壽險的投保額怎么計算,購買壽險時又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18人身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1-03-24“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是否可以作為雙方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