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尤其是在大城市中農民工極多的地方,簽訂勞動合同也已經成為想要入職一項工作最最基本的程序,在這個勞動合同中是對勞動人民的起維護作用的一大證據,但是也存在一些企業會在退休年齡之前就會被解雇,有些單位提出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協議,這對于不同的勞動人員的影響是不一樣的,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下。
一、單位提出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協議的原因
勞動合同也是合同,合同法的基本原則也可適用。合同講究意思自治,在無特別規定的情況下,允許當事人協商解決問題。勞動合同有特殊的一面,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具有天然的不平等性,為防止用人單位利用優勢地位強迫勞動者簽訂不平等合同,勞動法領域作了許多強制性規定。所以,在勞動合同上即便是雙方協商一致,也不一定受到法律保護。
二、單位提出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應注意的問題
1.如果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勞動合同法第46條規定,如果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要支付勞動都經濟補償金。如果是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且協商一致的,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所以,如果勞動者有辭職的想法,用人單位應盡量讓勞動者提出書面的辭職報告,或者在離職的審批表中,寫明是勞動者提出的解除動議。
2.與員工協商一致后,進行書面確認。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盡量先協商,雙方基本達成一致后,進行書面確認。不可以直接發書面解除通知,如果勞動者提出勞動仲裁,很有可能被認定為非法解除。
三、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律依據
勞動法第24條: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勞動合同可以解除。
勞動合同法第36條:用人單位與勞動都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第46條:有下列情形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36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勞動人民在工作中會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自己會在正式退休之前就要離開所工作的單位,如果出現單位提出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協議,各位勞動人民就得首先確定所工作的單位提出的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是否符合法律的依據,是否是對勞動人民的利益負責,只有符合法律規定的合同以及協議才是勞動人民同意去簽訂的。
單位不簽勞動合同怎么舉證
2020最新勞動合同法
最新勞動合同法司法解釋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現場先期處置需要注意什么內容
2021-02-25盲人簽字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0請律師打離婚需要多少律師費
2020-11-23公司合并的特征是什么
2021-02-09財產保全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2-20贈與人可以自由撤銷贈與嗎
2020-12-11刑訴發回重審能用簡易程序嗎
2020-12-23最新輕傷鑒定標準
2021-02-05什么是指定委托收款
2021-01-02商業銀行可以不經營辦理國內外結算業務嗎
2021-03-16唯一住房如何豁免執行
2021-01-08勞動合同不合法服務期限還有效嗎
2021-01-30虛假考勤是否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0勞動關系的概念
2020-12-29旅游費含保險受傷有沒有理賠
2021-03-25單位能否成為人身保險合同的受益人
2021-03-12富陽3輪船載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2保險合同訂立有關問題
2021-01-13農村居民應該怎樣主張以城鎮居民標準賠償
2020-11-22貨運車損毀公共設施保險公司未履行義務敗訴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