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案件污染的認定辦法
環境侵權民事責任作為一種特殊的侵權責任,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無論行為人有無過錯,只要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行為人即應對其行為所造成的損害承擔責任。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一條規定:“造成環境污染危害的,有責任排除危害,并對直接受到損害的單位或者個人賠償損失。”這里沒有要求存在過錯,因為:環境侵害行為本身創造社會財富,有一定的正當性,追究其過錯幾乎不可能;現代工業生產及由此造成的污染往往涉及復雜的科學技術問題,作為普通公眾的受害人難以證實排污者的過錯;無過錯責任原則也是公平合理的民法思想的要求,加害人大多是獲利企業,理應讓其為獲得利益所造成的損害承擔責任。因此,與一般侵權責任不同,環境侵權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有三個,即實施了污染環境的行為、構成環境損害的事實以及損害與污染環境行為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排放污水類案件,是目前最為常見的污染環境犯罪行為,占到了浙江省法院審結污染環境刑事案件的九成。本案便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一起案件。正確依法審結排放污水類刑事案件,對于懲治環境污染犯罪行為,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在審理該類案件中,普遍適用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一條第(三)項的規定,以“超標排放三倍以上”作為認定構成“嚴重污染環境”的要件,將被告人的行為人罪。
盡管如此,司法實踐中各地法院在適用該項規定時,卻對如何認定污染物類別,是有毒物質、還是有害物質或者其他,進而適用超標3倍以上的規定人罪,產生了不同程度的爭議。具體來說,可以將這一問題拆分為兩個遞進的問題:
如何認定排放污染物的類別
從污染環境罪的法條本身分析,污染環境的罪狀描述采取了多頭線狀結構。根據《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的規定,實施污染環境犯罪的具體行為中,排放、傾倒、處置的污染物分為四類: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其他有害物質。其中“其他有害物質”是兜底規定。在明確污染物類型之后,《刑法》規定了“嚴重污染環境”這一構罪要件。《解釋》第一條在區分了不同種類的污染物的基礎上,對污染環境罪的人罪要件“嚴重污染環境”的具體認定標準作了規定。如其第(一)項規定:“在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自然保護區核心區排放、傾倒、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的”,就僅僅針對前三類污染物;最高人民法院起草該司法解釋者對此也專門予以闡釋:污染環境的有毒、有害物質種類繁多、不可計數,不同污染物對環境的毒害程度又有很大差異。從調研了解的情況看,當前違規排放各種污染物的情況仍然十分普遍。“嚴重污染環境”具體認定標準的設定,既要體現從嚴打擊污染環境犯罪的立法精神,也要立足當前實際,恰當把握打擊面,實現行政處罰與刑事處罰的有序銜接。
也就是說,要具體適用污染環境罪的《刑法》規定,其首要要求是將犯罪行為中的污染物進行歸類,是屬于“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其他有害物質”中的哪一類,然后才能進一步明確認定排放、傾倒、處置該污染物是否已經屬于“嚴重污染環境”。
難點因而產生:不同于該條其他項的規定,第(三)項的規定,從文義上來看,并未與《刑法》所規定的四類污染物類別相對應,該項規定針對的是否為有毒物質?從司法實踐來看,各個法院作出了截然不同的認定,其中爭議的重點在于,超標排放的“含重金屬、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等嚴重危害環境、損害人體健康的污染物”是否直接認定為“有毒物質”。
《解釋》第十條列舉規定了五類應認定為有毒物質的物質,其中目前實務中應用頻率最多的是第(三)項:含有鉛、汞、鎘、鉻等重金屬的物質。目前實務爭議的來源,在于在鉛、汞、鎘、鉻這四種重金屬以外,還有哪些重金屬可以作為界定有毒物質的內容特征。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講解的關于環境案件污染的認定辦法。環境污染案件不斷的發生,雖然現在的環境監管力度不斷加強,但是環境污染的現象還是時常的發生,對其認定是需要從污染源頭出發才可以。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王 堅 律師,中華律師協會會員,嘉興職業技術學院聘用講師,執業于浙江合德律師事務所。早年畢業于云南大學,以優異的專業成績獲得法學、金融學雙學位,王堅律師經過全面系統法律理論和律師職業培訓,理論功底扎實。實踐中,具備全面系統的法律專業知識,熟悉訴訟、仲裁等法律程序,執業五年以來,先后辦理四百多件各類民商事、刑事案件,積累了豐富的實踐辦案經驗。擅長領域:保險、銀行、證券、物流、建筑工程、商品房糾紛,以及刑事辯護、交通事故等人身損害糾紛、各類經濟合同糾紛,曾辦理過多項涉及公司的非訴案件,擔任多家企業常年法律顧問。勤勉盡責,誠實守信,為您提供優質高效的專業法律服務。
股份有限公司股權可以贈與嗎
2021-01-04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如何確定管轄
2020-11-15人民法院是否必須執行仲裁裁決
2020-12-18勞務派遣行政許可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10離婚訴訟的十大誤區
2021-03-14學生在學校得了重病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9土地確權后如果有爭議怎么辦
2020-11-15按揭的房產可以贈與未成年兒子嗎
2021-01-12房地產稅制改革的主要問題和原因
2020-12-29雇傭合同是否屬于勞務派遣
2020-12-18土方車司機超分仍然上路釀事故 保險公司拒賠獲支持
2021-01-20什么是網絡投保
2021-01-15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七條
2021-01-27法律對保險代理人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2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指什么
2021-03-25土地互換都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2020-12-16公租房拆遷:有戶口就有拆遷補償
2020-12-03公司拆遷補償員工證明
2020-11-21拆遷戶房子過戶的法律規定
2020-11-09部分小產權房拆遷有望“以房補房”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