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2月25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
(1982年8月23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
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屆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修訂)
目錄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海洋環境監督管理
第三章海洋生態保護
第四章防治陸源污染物對海洋環境的污染損害
第五章防治海岸工程建設項目對海洋環境的污染損害
第六章防治海洋工程建設項目對海洋環境的污染損害
第七章防治傾倒廢棄物對海洋環境的污染損害
第八章防治船舶及有關作業活動對海洋環境的污染損害
第九章法律責任
第十章附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保護和改善海洋環境,保護海洋資源,防治污染損害,維護生態平衡,保障人體健康,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本法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水、領海、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大陸架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海域內從事航行、勘探、開發、生產、旅游、科學研究及其他活動,或者在沿海陸域內從事影響海洋環境活動的任何單位和個人,都必須遵守本法。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海域以外,造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海域污染的,也適用本法。
第三條國家建立并實施重點海域排污總量控制制度,確定主要污染物排海總量控制指標,并對主要污染源分配排放控制數量。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制定。
第四條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海洋環境的義務,并有權對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的單位和個人,以及海洋環境監督管理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進行監督和檢舉。
第五條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作為對全國環境保護工作統一監督管理的部門,對全國海洋環境保護工作實施指導、協調和監督,并負責全國防治陸源污染物和海岸工程建設項目對海洋污染損害的環境保護工作。
國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海洋環境的監督管理,組織海洋環境的調查、監測、監視、評價和科學研究,負責全國防治海洋工程建設項目和海洋傾倒廢棄物對海洋污染損害的環境保護工作。
國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所轄港區水域內非軍事船舶和港區水域外非漁業、非軍事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的監督管理,并負責污染事故的調查處理;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海域航行、停泊和作業的外國籍船舶造成的污染事故登輪檢查處理。船舶污染事故給漁業造成損害的,應當吸收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參與調查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怎么處罰
2021-03-18治安案件多久不予追究
2020-12-05入職審批表可以視為勞動合同嗎
2021-02-04法律意見書范本是怎么樣的
2021-03-12<交通事故篇> 發生交通事故,賠償責任如何承擔?
2020-11-29有贍養義務是否也有監護義務
2021-01-10短信可不可以作為離婚證據
2021-02-22民間借貸到期后訴訟時效多長時間
2021-02-28離婚房產糾紛如何解決
2020-12-18失信企業房產還能提供抵押擔保嗎
2021-02-17私生子繼承遺產的份額是多少
2020-12-15勞務公司拖欠員工工資該怎么做
2021-02-15【法律常識】擔任勞動爭議調解員的條件
2021-03-11人身保險不予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6英國對保險經紀人的管理問題有哪些
2021-02-02為什么保險合同中受益人欄是不可以為空白的?
2020-11-16交通事故保險理賠具體流程
2020-11-21財產保險投保方違約怎么辦
2020-12-20國地稅合并土地出讓金怎么分配
2020-11-24土地互換糾紛上訴答辯狀怎么寫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