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對污染環境罪定性
污染環境罪是指違反防治環境污染的法律規定,造成環境污染,后果嚴重,依照法律應受到刑事處罰的行為。污染環境罪是危害公共衛生的一種罪行,侵害的法益是環境資源。
環境污染罪立案標準如下: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第60條的規定,違反國家規定,向土地、水體、大氣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危險廢物,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涉嫌下列情形之一,應予立案追訴:
(一)致使公私財產損失三十萬元以上的
(二)致使基本農田、防護林地、特種用途林地五畝以上,其他農用地十畝以上,其它土地二十畝以上基本功能喪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壞的
(三)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樹死亡二千五百株以上的
(四)致使一人以上死亡、三人以上重傷、十人以上輕傷,或者一人以上重傷并且五人以上輕傷的
(五)致使傳染病發生、流行或者人員中毒達到《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中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分級Ⅲ級以上情形,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
(六)其他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嚴重后果的情形。
二、環境污染罪的最新情況
最高人民檢察院2016年2月27日通報,據統計,2015年1月至11月,全國有7481人因盜伐、濫伐林木、非法占用農用地、污染環境等刑事犯罪被檢察機關依法批準逮捕,其中污染環境案件犯罪嫌疑人1340人。最高檢與有關部門聯合督導了騰格里沙漠污染系列案件。安徽省院對中央媒體曝光的池州東至縣化工業園污染事件、蚌埠五河縣“醬油湖”事件處理有力,監督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污染環境案件2件,已經立案2件8人。廣東省院對媒體廣泛報道的練江流域污染事件全程跟蹤監督,共監督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案件2件4人,批捕4人,2人已被法院作出有罪判決。
我國對環境污染罪的量刑標準越來越嚴格,這是為了保證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不被破壞,同時也是給未來千千萬萬的子孫后代留下一片干凈的土地,堅持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平衡,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新要求,如果您有任何法律問題,歡迎到律霸網進行免費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滿釋放人員還能領取養老金嗎
2021-02-09意外失火承擔什么責任
2020-12-08個稅贍養老人申報成功后多久有效
2021-01-19支票的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8車禍傷殘鑒定時間
2020-11-18危險駕駛罪怎么判刑
2021-03-06電子版的離職證明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3代位繼承的效力如何
2021-03-06雇傭關系需要辭職嗎
2020-12-09勞動合同主體可以變更嗎
2021-02-24勞務作業承包關系和雇傭關系的區別
2021-02-09新員工調崗管理流程怎么進行
2021-03-22在職勞動糾紛申訴期是多久
2020-11-25商業、供銷系統投保貨物運輸保險若干試行規定是怎樣的
2021-02-06他人代簽商業三者險投保單免責條款仍舊生效
2020-11-19人身保險投保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22保險人說明義務與免責條款效力之關系辨析
2021-02-04騙取生育津貼如何處罰
2021-03-17保險投保時須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2-02被保險人法律地位研究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