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安調解的適用范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和公安部《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等規定,治安調解的范圍主要包括:對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毆打他人、故意傷害、侮辱、誹謗、誣告陷害、故意損毀財物、干擾他人正常生活、侵犯隱私等情節較輕的治安案件。
二、治安調解的原則
(一)合法原則。治安案件調解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雙方當事人達成的協議必須符合法律規定。
(二)公正原則。治安案件調解應當分清責任,實事求是地提出調解意見,不能偏袒一方。
(三)公開原則。除涉及國家機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以及雙方當事人都要求不公開調解的以外,治安案件調解應當公開進行。
(四)自愿原則。治安案件調解應當在當事人雙方自愿的基礎上進行。達成協議的內容,必須是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
(五)及時原則。治安案件調解應當及時進行,使當事人盡快達成協議,解決糾紛。調解不成應當及時依法處罰,不能久拖不決。
(六)注重教育疏導原則。治安案件調解應當通過查清事實,講明道理,指出當事人自覺守法并通過合法途徑解決糾紛。
三、治安調解的程序
1、公安機關在調解治安案件時,應當收集證據,查明事實,以事實為依據。
2、當事人可以親自參加調解,也可以委托律師或者其他人參加調解。委托他人參加調解的,應當向公安機關提交委托書,并注明委托權限。當事人中有不滿十六周歲未成年人的,調解時應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到場。
3、治安案件調解達成協議的,在公安機關主持下制作《治安案件調解協議書》,雙方當事人應當在協議書上簽名,并履行調解協議。
4、公安機關對違法事實清楚,證據確鑿,責任明確,符合調解條件,雙方當事人同意現場調解并當場履行的治安案件,可以進行現場調解。現場調解達成協議的,應當制作《治安案件現場調解協議書》,由雙方當事人簽名,并認真履行。
5、調解達成協議并履行的,不予處罰。經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后不履行的,公安機關應當依法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給予處罰,并告知當事人可以就民事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辦案期限從調解達不成協議或者調解達成協議不履行之日起開始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信用社連帶責任多久過期
2021-02-19超過一年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2021-01-03離職后公司扣款合法嗎
2021-02-10行政處罰訴訟后能否加重處罰
2021-01-08工地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08一些基礎性的購房專業名詞
2021-02-22不帶薪年休假屬于勞動糾紛嗎
2020-12-17飛機軍事延誤賠償標準
2021-02-18飛機晚點延誤險賠償
2021-03-07人身保險不是一買就保 一起保險理賠案的教訓
2021-01-01什么情形的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
2020-12-23交警出的事故認定書保險公司駁回了怎么辦
2021-02-11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應遵循的原則是什么
2020-11-16什么叫土地承包經營權人
2020-11-18關于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方式
2020-12-02房屋拆遷有爭議如何處理
2020-11-19房屋拆遷,拆遷獎勵的意義是什么
2020-12-07湛江赤坎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12西安拆遷安置房如何補差價
2021-01-14拆遷安置補償協議的簽訂主體及范圍有哪些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