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教育方針是:“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讓未成年人德智體全面發展,是各類學校工作的方向,也是每個受教育者的努力目標。德,是指要有正確的世界觀,有高尚的品德和行為;智,是指能夠比較全面地掌握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掌握建設祖國的本領;體,是指要有健的體魄,能夠適應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這三方面是互相聯系,缺一不可的。因此,國家教育部門對學校的課程設置做了明確的規定,學校除了進行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等文化課的教學外,還必須有思想品德課和音樂、體育、美術等課程,學校不得隨意取消這些課程。多年來,我國各地學校認真貫徹教育方針,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祖國需要的合格人才,但是,也有些地方出現了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傾向,尤其是學生的體育,往往得不到重視。
1990年1月,國家體季在全國各學校推行《國家體育鍛煉標準施行辦法》,把測驗項目分為5類,對不同年齡的學生制定了不同的標準。達標等級分為及格、良好、優秀三級,學校可以根據場地、器材情況選擇測驗項目,但5類項目的測驗必須在此年內完成。
近幾年,不少省市又在初中升高中的考試中,增加了體育的內容,體育考試成績計入總分。這些措施,都使忽視體育的現象有所糾正。
學校是專門從事教育事業的單位。我們每個人從小到大一般都要經歷學校教育這一個過程.學校對于未成年人的保護,除了給未成年人提供健康的培養教育外,還表現在對未成年人其他生活權利的保護。《未成年人保護法》對學校保護也規定行十分詳細,除了上面講的第16條和第17條,是關于學校保護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的規定,還包括以上兩個主要方面:①關于學校教育的方針和內容的規定。如第13條規定:“學校應當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對未成年人進行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以及社會生活指導和青春期教育。學校應當關心、愛護學生;對品行有缺點、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應當耐心的教育、幫助,不得歧視。”②教職員必須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如第15條規定:“學校、幼兒園和教職員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人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命令是否可以提起復議
2020-12-01右手食指一節截止了怎么賠償
2021-01-31已經抵押給別人的房產還能做訴前保全嗎
2020-12-09取得實施強制許可單位可以允許他人實施嗎
2020-12-21非機動車違反交通規則有哪些
2020-12-29銀行卡被騙要怎么報案
2021-01-23超前點播是否違規呢
2020-12-31新三板上市條件
2021-01-07信用卡違約金上征信嗎
2021-02-25定期壽險具體有什么特點
2020-12-03意外險如何報案
2021-02-28游客滑雪受傷,旅行社應該承擔責任嗎
2021-03-13未盡提示、說明義務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方式是什么
2020-11-18還貸保證保險合同的訴權之爭
2021-01-16保險公司未向投保人明確說明免責條款仍應理賠嗎
2021-03-16“快處快賠”理賠:五大流程
2021-02-20保險合同要看哪些內容
2021-02-12荒山開發承包合同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28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是指什么
2020-12-172020年最新企業拆遷補償政策有哪些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