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權賠償是否需要納稅
根據情況而定,有的侵權賠償不需要納稅,而有的需要納稅。如果是國家賠償,根據《國家賠償法》第三十四條規定:“對賠償請求人取得的賠償金不予征稅。”因此,對當事人取得的國家賠償金,法律規定不用繳納任何稅款,相應在企業所得稅(或個人所得稅)上應當一律作為免稅收入。
如果是民事賠償,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營業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3)16號)文規定:單位和個人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和銷售不動產時,因受讓方違約而從受讓方取得的賠償金收入,應并入營業額中征收營業稅。因此,當事人因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而取得的損失賠償,應按營業稅的規定計算征收營業稅,并依法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或個人所得稅)。
二、?侵權賠償是否主張利息
侵權損害賠償一般不支持利息,因為并沒有明確賠償期限,更沒有明確損失的數額。在我國社會主義條件下,在確定損害賠償的范圍時,應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1、對造成的財產損失要全部賠償的原則。
民法通則規定損害賠償民事責任的目的,一方面是制裁違法行為,另一方面是補償受害人財產上遭受的損失。只有責令加害人全部賠償人的損失,才能達到這一目的。所謂全部賠償,是指損害多少,賠償多少。這里說的損害,包括現有財產的直接減少(稱直接損失,積極損失)和在正常情況下可以實際得到的利益(稱間接損失、消極損失)沒有得到。
2、對人身損害只賠償由此所造成的財產損失的原則。
在我國,人的生命、健康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和賠償的,因此只造成受害人傷、殘、死亡而沒有因此造成受害人財產上的損失時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追究加害人其他法律責任,而不負賠償責任。對于因侵害人身權利而引起受害人財產上的損失(如醫藥費、誤工工資等)時,加害人亦應全部賠償。
3、考慮加害人經濟狀況的原則。
在我國,凡加害人經濟狀況較好,有賠償能力時,就應當賠償受害人的全部財產損失;如加害人的經濟狀況確定不好,令其全部賠償勢必使加害人及其家屬的生活陷入困境時,而應在做好受害人工作的前提下,酌情減少賠償數額。這不是對全部賠償原則的否定,而是對全部賠償原則的必要補充,使必要與可能有機地結合。這樣做既維護了法紀,又切實可行,使受害人的權益真正得到保護。
以上就是關于侵權賠償是否需要納稅的相關內容,根據以上內容可知,侵權賠償是否需要納稅根據情況而定,有的侵權賠償不需要納稅,而有的需要納稅。希望小編的回答對您有幫助!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或者法律問題,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白艷霞律師.畢業于西南政法大學,從事法律工作以來憑借扎實的法學功底.較強的代理訴訟經驗及多年的企業法律顧問工作經驗.為當事人挽回了巨額經濟損失.得到了當事人普遍好評.有多起婚姻家庭繼承糾紛.借款糾紛.交通事故.勞動爭議等民事代理業務.通過積累大量的辦案經驗現主要向合同糾紛.物流糾紛.公司業務.工程建筑等領域邁進并取得不錯的效果.尤其是對民事糾紛案件有著獨到的見解和處理流程.積累了大量的判例.在訴訟業務中.能夠對案件爭議焦點和法官審理思路有準確把握.充分考慮當事人的核心需求,在非訴業務中.把在訴訟中積累的經驗運用到實踐當中去.為當事人提前預防風險.盡量不發生糾紛或在產生糾紛時能最大化降低損失.白律師竭誠歡迎社會各界人士前來探討咨詢法律業務!可電話聯系15025465062微信號:15025465062
股份有限公司可以是私營企業嗎
2020-12-20股權質押股權融資區別是什么
2021-01-10連帶責任是否均可追償
2021-02-24欠款合同幾年失效
2021-02-15調解撤訴的案子是一審終審嗎
2021-01-27房產抵押注銷后還能調取嗎
2021-01-16非煤礦山職工死亡賠償標準
2021-01-22銀行業監督管理的職責
2021-01-31繼承人死亡其子女能代替繼承遺產嗎
2020-12-27學生自然生病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7放假多久算被迫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14干15天辭職有工資嗎
2020-11-12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的原因是什么
2020-12-19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如何管轄
2021-02-02建行被罰30萬,涉嫌什么違法行為
2021-03-03超速行駛發生事故保險公司為什么不全賠
2020-12-14司機太激動操作失誤,乘車人被本車壓傷,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1-26導致保險合同終止的原因有哪些
2020-12-12保險報警但是未理賠可以起訴嗎
2020-11-12鐵路拆遷補償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