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忽大意的過失的法律特征包括哪些
沒有預見。
即行為人實施行為時沒有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行為人在主觀上不希望、不放任結果的發生,但仍然實施了可能導致危害結果發生的行為,根本原因就在于行為人沒有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否則他就不可能實施其行為或者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危害結果的發生。
應當預見。
應當預見指行為人在行為時有責任預見并且有能力預見。如果根本不應當預見,主觀上就沒有罪過,也就沒有刑事責任。應當預見包括預見義務和預見能力兩方面內容。
(1)預見義務。行為人對于結果的發生有預見責任。
(2)預見能力。即行為人應當預見,如果不能預見,也不負刑事責任。判斷一個人是否有預見能力,主要有主觀說、客觀說、折中說三種主張。事實上,對于業務過失應采用客觀說。對于一般過失,則應當根據實際情況,以行為人本人的預見能力為準。
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的原因是
行為人的疏忽大意。如果不是由于疏忽大意,而是由于年幼無知、精神病等原因,則不具有罪過。
疏忽大意的過失被稱為無認識的過失,即行為人沒有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沒有預見的原因并非行為人不能預見,而是在應當預見的前提下由于疏忽大意才沒有預見;如果行為人小心謹慎、認真負責,就會預見進而避免危害結果。應當預見是前提,沒有預見是事實,疏忽大意是原因。應當預見但由于: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就是疏忽大意過失的認識因素。疏忽大意過失的意志因素是反對危害結果發生或希望危害結果不發生,至少可以說是既不希望也不放任危害結果發生(不能認為“疏忽大意”是意志因素)。因為行為人沒有預見危害結果,故其實施行為時不可能希望或放任危害結果發生。不過,疏忽大意過失的意志因素屬于消極因素,司法機關不需要證明這一點,只要證明了疏忽大意的認識因素,沒有證據表明行為人希望或放任危害結果發生,就可以確定為疏忽大意的過失。
以上知識就是律霸網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如有關侵權責任法疏忽大意的過失的特征有哪幾個的其他問題或者糾紛,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為你在線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案件最新量刑標準一覽表
2021-01-22公證業務范圍是什么
2021-03-01無固定期限合同員工可以拒絕解雇嗎
2021-01-01律師事務所可以代理哪些案件
2021-01-28擔保合同的法律效力該如何確定
2020-11-19集體土地使用權租賃合同范本是怎么樣的
2021-02-05手寫房屋贈與協議有效嗎
2021-03-03宣告失蹤的要求有哪些
2021-01-23終止的勞務合同保存多久
2021-01-20遺產繼承唯一法定繼承人還用公證嗎
2020-11-17農業承包合同糾紛政府會處理嗎
2021-01-03抵押貸款要壓房產證原件嗎
2020-11-13集資房什么時候可以提取公積金貸款
2021-02-07哪些勞動合同無效?
2021-01-11工資里包含競業限制費是否合理
2020-11-13勞動爭議有些類型
2020-12-31飛機延誤險賠償太低怎么辦
2020-12-10怎樣改善保險經紀人的外部生存環境
2021-03-13被保險車無證駕駛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1-1820天買230萬保險 一男子連續投保后神秘死亡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