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侵權行為,是指行為人基于主觀過錯實施的,應適用侵權責任一般構成要件和一般責任條款的致人損害的行為。特殊侵權行為,是指由法律直接規定,在侵權責任的主體、主觀構成要件、舉證責任的分配等方面的構成要件。不同于一般侵權的行為,應適用民法特別責任條款的致人損害的行為。兩者的特點和區別如下:
(一)法律的規定不同。法律沒有對一般侵權行為類型作出具體的規定;法律則直接規定了具體種類的特殊侵權行為。對于一般侵權的類型,民法通則只作了籠統的規定,而對于特殊侵權行為的具體種類,法律則作出了規定。例如《民法通則》第121-127條,產品質量法第41條。
(二)侵權責任主體不同。一般侵權行為的主體為一般主體,特殊侵權行為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如國家機關或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從事危險作業的人員,造成環境污染的人員,施工單位或者人員,建筑物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產品質量法里規定的生產商和銷售商等。
(三)主觀構成要件不同。一般侵權行為要求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過錯,也就是故意或者過失。而上面所列舉的8類特殊侵權行為除了第125-126條規定的地面施工責任與建筑物責任采過錯推定外,其余皆采無過錯責任原則。無過錯責任原則即不管行為人主觀上有無過錯,只要其他構成要件具備,都構成特殊侵權;過錯推定也就是推定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過錯,除非行為人可以證明自己主觀上沒有過錯。
(四)舉證責任的分配不同。一般侵權行為的舉證責任依照“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由被害人一方承擔,即一般侵權行為的四個構成要件:主觀過錯,違法行為,損害結果,行為和結果的因果關系,都由被害人一方證明,如果有一個證明要件無法證明,則被告方不構成侵權行為。而特殊侵權行為的證明責任則由不一定全部由被害方承擔,例如上述主觀構成要件,如果法律還有具體規定,則其他構成要件也需要被告方承擔,例如《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4條(三)規定被害方不需要證明違法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
(五)適用法律不同。一般侵權與特殊侵權兩者的關系是一般與特殊的關系,法律對特殊侵權有規定的,根據特殊法優于一般法的原則,從特殊法;法律沒有規定的,則依照法律關于一般侵權的規定。
法律沒有對一般侵權行為類型作出具體的規定;法律則直接規定了具體種類的特殊侵權行為。對于一般侵權的類型,民法通則只作了籠統的規定,而對于特殊侵權行為的具體種類,法律則作出了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情況下算自動離婚
2021-01-14行政處罰再次違法,是否還可以進行立案受理
2021-02-17行政機關撤銷行政許可造成損失的該如何處理
2021-02-24律師會見一次多少錢
2020-12-11律師要收多少代理費
2021-02-16利用區塊鏈信息服務從事違法活動如何處罰
2020-12-09放棄專利權的情形有哪幾種
2021-02-25商標權域名權和著作權的保護期限是怎樣的
2021-01-09破產和解程序中取消讓步和取消和解有什么區別
2021-02-10家庭贍養協議書
2020-11-14商標糾紛能進行法院調解嗎
2021-02-11小區改造造成個人財產損失怎么辦
2021-01-11變更勞動合同有哪些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10勞動仲裁可以索要名譽賠償嗎
2021-03-15欺詐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以撤銷嗎
2021-03-25房改集資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1-17集資房買賣有風險嗎
2020-12-29勞動者如何協商調崗保證自身權益
2020-12-15員工被無故辭退如何維權
2021-03-18單位能否單方調動員工崗位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