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某的母親三個多月前遭受車禍受重傷,經過三個月的搶救治療,還是未能挽救生命,不久前死亡。在搶救過程中,黃某的母親時而清醒,時而昏迷,肉體和精神上都遭受了極大的痛苦。料理完母親后后事,黃某和其父親準備向肇事司機李某索賠。對于黃某母親生前所遭受的精神痛苦,他們是否能夠向李某要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黃某母親死亡后,其近親屬自身遭受的精神損害,又是否應當得到賠償?
【關鍵證據】
受害人生前已起訴要求精神損害賠償或者肇事方已經承諾本案中,對于黃某母親生前遭受的精神痛苦,如果肇事司機李某已經以書面方式承諾給予金錢賠償,或者黃某母親死亡前已向法院起訴精神損害賠償的,黃某和他的父親可以繼承其母親的精神損害賠償請求權,否則就不能繼承。
【舉證指導】
精神損害撫慰金的性質屬于債權,但由于精神損害撫慰金是自然人的人格權如生命權、健康權受到侵害且造成嚴重后果時的一種補救措施,該權利與自然人的人身權不可分離,其依附于自然人的人身而存在。從這個意義上說,精神損害撫慰金請求權是自然人人身權的延伸。而自然人的人身權具有專屬性,原則上只能由本人行使,而不能讓與、繼承。因此,精神損害撫慰金請求權具有專屬性,只能由本人行使,而不能像其他債權那樣具有可轉移性。按照《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18條的規定,出現了下列兩種情況的,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請求權可以讓與或者繼承:一種情況是賠償義務人以書面方式承諾給予金錢賠償;另一種情況是賠償權利人已經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主張該精神損害撫慰金。所以,如果受害人在因交通事故死亡的,其繼承人在兩種情形中仍然可以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
第一,受害人生前已經向法院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如本案中的黃某母親在住院后,雖然其重傷不能直接到法院起訴,但可以委托代理人起訴要求精神損害撫慰金。此后,雖然黃某母親死亡,但黃某及其父親仍然可以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
第二,肇事方答應給予受害人精神損害金錢賠償的書面承諾,如本案中肇事司機李某出具的書面承諾,受害方保存好,即使受害人死亡后,黃某及其父親也仍然可以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擔保合同可以單獨賦予強制執行效力嗎
2021-01-26借條應該怎么規范書寫才能避免引起借貸糾紛
2021-02-05微商,代購等將如何規范和管理
2021-01-05房產抵押手續
2021-01-22依法成立的合同自多久生效
2021-01-14交通事故出院發票歸誰
2021-03-03土地重復抵押違法嗎
2021-01-24借他人身份入職工傷如何賠償
2021-02-02公司是否要與股東簽訂勞動合同
2020-12-25保安合同終止要留存多久
2020-12-28失職失責造成危害該怎么處罰
2021-02-23姐姐是否有權繼承弟弟死亡賠償金
2021-01-19離職前幾年的勞動爭議都可以申請嗎
2021-01-07承擔產品責任有哪些主要方式
2021-02-17人身保險合同代簽效力
2021-02-20車輛易主時保險賠償也變嗎
2020-11-18社會保險法第九條規定什么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2020-12-03外資保險公司可以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嗎
2021-02-28保險公司解除保險合同引糾紛解除合同是否可以
2020-11-30網絡銷售的技術手段是什么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