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損害一詞來源于羅馬法中的“侵辱估價之訴”,在羅馬早期的《十二銅表法》第八表“私犯”中的第一條規定“以文字誹謗他人或公然歌唱侮辱他人的歌詞的,處死刑”。這是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的最初萌芽。英-文對精神損害賠償一詞有多種表述,它們都具有“精神損害賠償”之意,日文將精神損害賠償稱為“慰籍料”,原意為一種慰撫金,它是指對精神損害以金錢估計而構成的損害賠償。在中國古代法律中,對于流內毆議貴者、毆言內外親戚、毆言父母祖父母、毆言姑舅、奴婢言舊主等侵害人格權的行為,均規定予以刑罰制裁。對于什么是精神損害、其性質是什么、哪些民事權益受到侵害可以提起精神損害賠償、賠償的數額如何確定等問題,目前我國法學界尚未達成共識。筆者認為,精神損害又稱“非財產損害”,是一種無形的損害,它不是表現為受害人財產利益的減少,而是表現為受害人的精神痛苦或精神利益的減少。其中,精神痛苦是自然人這一法律主體可能遭受的精神損害,精神利益的喪失或減損是自然人或法人等組織人格利益與身份利益的喪失。由此可以得出,精神損害賠償是指民事主體因其人身權益受到不法侵害使其遭受精神痛苦或精神利益受到損害而要求侵害者進行賠償的民事責任。其涵義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1精神損害是一種無形的損害
精神損害的無形性,主要表現為精神損害不象物質損失那樣清楚明了,人們可以較為準確地衡量其損失的程度,從而判定賠償的數額。侵權行為給受害人造成精神損害程度的大小,與侵權的程度、受害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的方面有很大的關系,有些侵權行為,如侵害他人的貞操權給受害人造成的精神痛苦、侵害他人的生命權給受害人的近親屬造成的精神痛苦可能會伴隨人的一生,即使用再多的金錢賠償也難以彌合其心理的痛苦。這是精神損害不同于物質損失的一個明顯特征。
1.2精神損害賠償的權利主體應當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等組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調解委員會受理范圍是哪些
2021-01-03收到銀行催收函還不上怎么辦
2021-02-18施工過程中受傷的哪里的法院有管轄權呢?
2020-12-19父母可以向斷絕關系的子女要贍養費嗎
2021-01-23擔保合同適用中止嗎
2021-02-05勞動條件發生變化能變更合同嗎
2021-01-17死亡法定遺產繼承范圍
2021-01-23小孩偷父母錢去超市買東西可以退貨嗎
2021-02-25員工離職不辭而別會承擔法律責任嗎
2021-01-11事業單位終止勞動合同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31產品責任保險責任范圍
2021-02-08保險公司先行墊付流程
2021-01-31交通保險最多賠多少錢
2020-12-14保險利益的含義是什么
2020-12-14自然災害致人死亡保險公司賠償標準
2020-11-14投保人誤報年齡的后果是什么
2020-12-02CIP 運費和保險費付至(……指定目的地)
2021-01-30有關理賠的其它問題
2021-02-11土地流轉有哪些常見方式
2020-11-20租房開店遇拆遷,房東要提前解約怎么辦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