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趙某(男)與王某(女)在歌舞廳邂逅相識,之后兩人便開始交往,2008年6月,為表明自己的忠心,趙某以王某的名義購買了某花園小區商品房一套。2010年12月,趙某和王某開始在購買的房內共同居住,此后,趙某曾多次提出辦理結婚手續,但王某一直以各種理由拒絕。不久王某以雙方性格不合、不能繼續交往為由將趙某趕出家門,拒絕趙某再次進入房屋。無奈之下,趙某于2011年3月起訴至法院,要求王某返還不當得利價值45萬元的商品房一套并承擔案件的訴訟費、保全費等費用。
分析:雖然當初原告趙某購房并為標明是為結婚而贈與,但是雙方存在共同居住的事實,而且趙某多次提出辦理結婚手續的要求,可以認定趙某的贈與是以結婚為目的,是附條件的贈與,現在雙方結婚不成,被告王某就失去了占有該房屋的法律依據。
理由:
一、我國《合同法》第一百九十條規定:“贈與可以附義務。贈與附義務的,受贈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義務。”如果受贈人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撤銷權人撤銷贈與的,可以向受贈人要求返還贈與的財產。
二、雖然此處的以結婚為目的的贈與同附義務的贈與合同之間不是完全吻合,但也存在一些相似之處,可以被理解為一種附條件的贈與,這個條件就是受贈人同意與贈與人結婚。如果最終雙方沒能結婚,就應當仿照附義務合同的有關規定,由受贈人返還贈與人的贈與物,對于這種以結婚為目的的贈與,其實就可以視為傳統意義上的彩禮。
三、一般來說,對于巨額給付的生活資料,給付一方是建立在將來締結婚姻、共同生活的基礎上才進行的,可以說這樣的給付是非常具有針對性和有條件性的。在雙方沒有辦法繼續戀愛關系、結婚共同生活的情況下,受給付方繼續占有給付的貴重物品、生活資料就失去了事實上、法律上的依據。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的規定:“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在這種情況下,受贈一方已經無權繼續占有這類物品,給付方可以依法要求其返還贈與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專利費用減緩辦法的有關通知
2021-01-08商標注冊費用是多少
2020-12-06所有權本身具有的特性
2020-11-14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內容是什么
2021-01-10怎么繼承父母的拆遷安置房
2021-02-12民間借貸房屋抵押必須辦理抵押擔保手續嗎
2021-02-15企業停產職工離職的經濟補償
2021-02-16工會會員享有哪些權利
2021-03-19試用期勞動合同怎么寫
2021-01-13100錯寫成1000人壽保險按哪個支付
2020-12-27飛機延誤一小時賠償嗎
2021-02-21保險金賠付可否根據約定由第三人代為履行
2020-11-12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范本
2021-02-04勞動局的保險認證什么時間結束
2021-01-19辦理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程序,在什么情形下人壽保險會拒賠
2021-03-08荊州市交通事故賠償律師:保險理賠指的是什么,保險理賠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1-01-15快速理賠需要帶什么,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16什么是代位追償權
2021-01-03事故保險理賠的流程有哪些
2021-03-18保險合同無效有什么原因和后果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