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侵權行為包括哪些
侵權行為的類型主要包括:
(1)侵害人身的侵權行為。
(2)侵害人格利益的侵權行為。
(3)侵害身份權的侵權行為。
(4)侵害財產權的侵權行為。
(5)侵害知識產權的侵權行為。
(二)侵權行為法
侵權行為法是調整因侵害他人財產、人身行為所產生的侵權責任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侵權行為法屬于我國民法的一個部分。
(三)侵權責任
侵權責任是指行為人侵害他人財產或對人身造成損害,依法應當承擔的法律后果。
在侵權行為法上,將侵權責任分為一般侵權責任和特殊侵權責任。
二、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
(一)歸責原則的概念
歸責原則,是指以何種根據確認和追究侵權行為人的民事責任,它所解決的是侵權的民事責任之基礎問題。
(二)過錯責任原則
過錯責任原則的基本含義是:過錯是加害人承擔民事責任的基礎。如果加害人在主觀上不存在過錯,就當然不承擔民事責任。如果加害人在主觀上有過錯則可能承擔民事責任。
1.過錯責任原則的特征
(1)過錯責任原則是一種主觀歸責原則。過錯表現為行為人主觀上的故意或過失兩種情形。
(2)過錯責任原則表明行為人的過錯為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
(3)過錯責任原則表明行為人過錯之大小對責任范圍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2.過錯責任原則的適用
根據《民法通則》第106條的規定,過錯責任原則適用于一般侵權行為。只有法律特別規定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的情形,才不適用過錯責任原則。在適用方法上,過錯責任原則有兩種適用方法,一是一般適用方法,即誰主張誰舉證,通常是由受害人對加害人的過錯進行舉證和證明,而加害人無須證明自己沒有過錯。二是特殊適用方法,即過錯推定中舉證責任的倒置,法律推定加害人有過錯,而由加害人承擔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責任。
(三)無過錯責任原則
無過錯責任原則是指不問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人應當對其行為所造成的損害承擔民事責任。
上文中,為大家總結了比較常見的侵權行為的內容,包括)侵害人身的侵權行為、侵害人格利益的侵權行為以及侵害知識產權的侵權行為等五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糾紛案件如何舉證
2020-11-25男子炫耀自己有錢回家途中被搶該怎么辦
2021-02-09死刑冤假錯案如何賠償
2020-12-08人身受到侵權該怎么索賠
2020-11-25工商注冊資本和實收資本區別在哪兒
2021-03-20抵押物滅失怎么辦
2020-11-13在公共場合做愛構成犯罪嗎
2021-02-09訴訟過程中法庭證據的取得有什么途徑?
2021-01-22超市倒閉,促銷員有補償嗎
2021-01-25商業銀行阻礙相關機構檢查監督的要罰款嗎
2020-11-22勞動合同不合法服務期限還有效嗎
2021-01-30解除合同賠償金算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2-04長期健康保險產品是否有合同猶豫期
2021-03-25交通傷殘鑒定機構是否由保險公司指定
2021-02-19因感染艾滋病意外險拒賠合理嗎
2021-02-02土地承包權可以轉讓嗎
2021-02-11汕頭潮南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3-06營改增后拆遷安置房如何繳稅
2020-11-16如何購置拆遷安置房
2020-12-28合肥市回遷房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