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據刑法規定重婚罪屬于什么案件?
根據刑法規定重婚罪屬于人民檢察院自訴類型的案件。刑事訴訟法第一條 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訴案件包括:
(一)告訴才處理的案件:
1、侮辱、誹謗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規定的,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2、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
3、虐待案(刑法第二百六十條第一款規定的);
4、侵占案(刑法第二百七十條規定的)。
(二)人民檢察院沒有提起公訴,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
1、故意傷害案(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的);
2、非法侵入住宅案(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條規定的);
3、侵犯通信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二條規定的);
4、重婚案(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條規定的);
5、遺棄案(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條規定的)。
我國采公訴兼自訴制。由于在公訴兼自訴的模式下,公訴與自訴的關系實際上表現為一種普遍與特殊的關系,因而兩者關系的內容主要取決于自訴制度的具體設計。我國目前的自訴制度主要由《刑法》和《刑事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加以規定,具體如下: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70條及六機關《決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自訴案件包括:
(一)告訴才處理的案件:
1、侮辱、誹謗案(刑法第246規定的,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2、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刑法第257條第一款規定的);
3、虐待案(刑法第260條第一款規定的);
4、侵占案(刑法第270條規定的)。
(二)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
1、故意傷害罪(《刑法》第234第一款)
2、非法侵入住宅案(《刑法》第245條)
3、侵犯通信自由案(《刑法》第252條)
4、重婚案(《刑法》第258條)
5、遺棄案(《刑法》第261條)
6、生產、銷售偽劣商品案
7、侵犯知識產權案
8、對被告可能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
二、重婚罪的司法解釋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如何認定重婚行為問題的批復》(1958.1.27)
重婚是有配偶的人再與第三者建立夫妻關系。有配偶的人和第三者如已舉行結婚儀式,這固然足以構成重婚,即使沒有舉行結婚儀式,而兩人確是以夫妻關系同居的,也足以構成重婚。例如兩人相互間是以夫妻身份相對待,對外也以夫妻自居的,即應認為是重婚。如果現在還有有配偶的人而娶“妾”,當然也應認為是重婚。
反之,如兩人雖然同居,但明明只是臨時姘居關系,彼此以“姘頭”相對待,隨時可以自由拆散,或者在約定時期屆滿后即結束姘居關系的,則只能認為是單純非法同居,不能認為是重婚。
例如有配偶的男方到外地處理事務,與原來相識的女方相遇,在逗留該地的短期內,以通奸關系同居,離開該地后,就彼此不相問聞,在同居期間亦彼此了解只是臨時姘居,這種同居就只能認為是臨時非法同居,不能認為是重婚。至于某一具體案件是否構成重婚,抑或僅是單純非法同居,這要根據具體案情認定。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婚姻登記管理條例)施行后發生的以夫妻名義非法同居的重婚案件是否以重婚罪定罪處罰的批復》(1994.12.14法復〔1994〕10號)
新的《婚姻登記管理條例》(1994年1月12日國務院批準,1994年2月1日民政部發布)發布施行后,有配偶的人與他人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仍應按重婚罪定罪處罰。
在日常生活當中,可能大多數的人員離婚的原因還是比較常規的,也就是由于其中一方背叛的另外一方導致感情破裂,在此種狀況之下的話,需要明確一下對方是否存在成功的行為,如果存在的話,自己不僅僅可以得到賠償,而且可以進行訴訟。
犯重婚罪的被告不出庭怎么辦
重婚罪是不是親告罪
新婚姻法重婚罪判幾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隱名股東對公司享受什么權利
2021-03-21法定代表人與法人代表人有哪些差異
2021-01-02販賣毒品判無期徒刑有可能假釋嗎
2021-01-29民事訴訟中法院應當再審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16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離婚后財產糾紛案件收費標準的請示的復函
2020-12-20事故責任認定書性質認定方式
2021-03-03裝修合同工期延誤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11如何設立房屋中介機構
2021-01-31a2實習期肇事法院判司機賠償嗎
2021-01-31北京工資超過多少扣個人所得稅
2020-12-08保險合同變可分為幾種情況
2021-01-20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的原因是什么
2020-12-19代理人錯簽保單怎么辦
2021-01-29保險公司車險理賠程序
2021-03-03被保險人對保險公司的定損價格有異議的理賠
2021-01-15飆車致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賠
2020-11-22補償性保險合同與給付性保險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23一般投保人可以選擇重復保險嗎
2021-01-25保險欺詐的載體是如何的
2020-12-04保險經紀機構監管規定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