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怎么離婚
根據《婚姻登記條例》第十二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辦理離婚登記的,婚姻登記機關不予受理。故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不能通過到婚姻登記機關登記離婚的方式離婚,只能通過訴訟的方式進行離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中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離婚案件,由其法定代理人進行訴訟。《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8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配偶有虐待、遺棄等嚴重損害無民事行為能力一方的人身權利或者財產權益行為,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可以依照特別程序要求變更監護關系;變更后的監護人代理無民事行為能力一方提起離婚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根據上述規定,若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為其配偶時,應先通過特別程序要求變更監護人,再由變更后的監護人作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
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生活扶助請求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42條規定:“離婚時,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幫助。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故在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離婚訴訟中,被確認為完全不能自理、或者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部分不能自理的幾種情況,均符合法律規定的一方生活困難情形,對方在離婚時應給予一次性的經濟幫助或者一定的財產,以保障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離婚后的正常生活,維護社會秩序。
關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請求婚姻關系的另一方在解除婚姻關系時給予自己幫助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生活扶助請求的提出只能在離婚之訴中提起。該補償的性質是一方基于與另一方的婚姻關系而對另一方進行的補償。婚姻關系結束之后,雙方之間就缺乏相互補償的依據,因此另一方就喪失了對另一方的補償請求權。
2、生活補償款只能是一次性支付。對于另一方給予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經濟幫助,是考慮一次性的生活補助,而非撫養的義務。法律上這樣的設定是為了照顧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離婚后的生活。但是夫妻間的扶養義務伴隨著雙方婚姻關系的解除而消滅,婚姻關系解除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扶養義務應由監護人承擔。
3、不能以生活需要幫助為名義不同意離婚。審判實踐中,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利害關系人或者近親屬,往往在離婚時向另一方提出過高的要求和條件,如對方不答應就堅決不離婚,或者要求離婚后繼續承擔扶養義務等等,均屬于不合理要求,沒有法律依據。
綜合上面的介紹,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只能通過訴訟的方式進行離婚。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生活扶助請求權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院手術可以非直系親屬簽字嗎
2021-01-15行政訴訟勝訴怎么索賠
2020-12-27一房二賣糾紛該怎么做
2020-12-27地役權與相鄰關系有什么不同之處有哪些
2020-12-08變更孩子的法定監護人需要帶什么資料
2021-02-11刑法中自首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1-01-07集資房出售要補交什么嗎
2020-11-17當事人對合同可以約定附條件嗎
2020-12-15房子先更名還是先離婚
2020-12-25員工提供虛假資料可解除合同嗎
2021-03-20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二)
2021-01-15產品質量責任保險承保哪些責任?
2020-12-04購買人身保險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1-01-13保險公司賺錢問題的方法有什么
2021-02-02重復保險的對象
2021-01-01保險合同對于違法行為是否免責
2021-03-01保險公司業務人員以及代理人欺詐表現
2021-03-18保險合同爭議怎么處理
2021-03-01對投保人不如實申報被保險人年齡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27保險公司假現場拒賠合理嗎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