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的勞動法當中,大多數的規定都是以員工的利益為前提,那么如果是解除合同的情況,作為勞動者代通知金應該怎么計算?根據勞動法規定,待通知金,也就是相關的經濟補償,應該根據員工每個月的工資為基準,詳情看下文。
“代通知金”的標準如何確定呢?
《勞動合同法》規定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這里的“工資”是指勞動者被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嗎?對此《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進行了明確。《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條規定,用人單位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的規定,選擇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解除勞動合同的,其額外支付的工資應當按照該勞動者上一個月的工資標準確定。
如果上個月工資高于社平工資3倍的,代通知金是否按社平工資3倍計算?
當然不是。法律規定受社平工資3倍限制的是經濟補償金的計算基數,勞動合同法47條規定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對于代通知金的標準,法律并無社平工資3倍限制的規定。
如果勞動者被解除勞動合同前一個月的工資標準與平時的工資標準相比不正常,如何處理?
比如上一個月請了事假或其它原因缺勤,可能導致工資大幅度低于正常工資,也有可能上一個月正好拿到大筆提成或獎金,導致工資遠高于正常月份的工資,“代通知金”標準怎么把握?
有地方法院對此問題提出了適用意見,比如《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勞動合同法》若干問題的意見》(滬高法【2009】73號)認為,《實施條例》規定“代通金”的支付標準,應當以上個月的工資標準確定,但只以單月的工資為準,可能過高或過低,既有可能對用人單位不利,也有可能對勞動者不利,從整體上看不利于促進和形成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所以,結合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立法精神,上個月的“工資標準”,應當是指勞動者的正常工資標準。如其上月工資不能反映正常工資水平的,可按解除勞動合同之前勞動者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確認。
我們在閱讀過這篇文章中的相關內容,就能夠了解到國家在相關的勞動法律規定的同時,更多是以勞動者的利益為前提,并且也能夠意識到對于被動辭職的情況,公司應該按照法律規定來給予員工一定的代通知金補償。
單位給的代通知金要單獨扣稅嗎?
代通知金需要包括社保嗎?
代通知金的計算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虛擬股權是什么意思?
2020-12-25股權受讓方是否可以要求解除股權轉讓合同
2020-11-11直行與左拐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2020-12-16交通事故賠償技巧有哪些
2021-03-23公司在試用期開除員工有經濟賠償嗎
2021-01-19爺爺奶奶有探視權嗎
2020-11-28遺贈撫養協議構成要件有哪些
2021-01-08房產證上會有抵押信息嗎
2020-12-10簽訂婚姻財產協議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13檢察院受理土地糾紛嗎
2021-01-12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都有什么條件
2021-03-12如何處理員工擅自離崗的事件
2021-03-09勞動關系申請工傷要多久出結果
2021-02-28如何區別勞動工傷和人身損害呢
2021-03-212020疫情期間裁員怎么賠償
2021-03-22勞動糾紛中是否采取一裁終局
2020-12-15人壽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久
2021-02-23車輛超載保險賠付嗎
2021-03-16北京可以注冊保險代理公司嗎
2021-02-07保險法爭議是指哪方面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