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形成過程四個階段是什么?
犯罪形成過程四個階段為:①犯意表示,②犯罪預備,③著手實行犯罪行為,④犯罪既遂。這種犯罪階段的劃分,只有在直接故意犯罪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對過失犯罪沒有意義。
1、犯意表示
以口頭、文字或其他方法將犯罪的故意表示出來。這一階段只有犯罪思想,沒有實行任何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中國刑法對犯罪思想不予追究,犯意表示人不負刑事責任。對犯意表示是否成為一個犯罪階段,存在兩種看法:一種認為犯意表示是犯罪的最初階段。另一種認為只有刑法予以處罰的危害社會行為才能構成犯罪,而犯意表示既不存在社會危害性,刑法也不予處罰,就不能形成犯罪的一個階段。此外,如果犯意表示構成獨立犯罪,如反煽動、教唆,則另當別論。
2、犯罪預備
實施犯罪創造條件而進行的準備,是介于犯意表示和著手實行犯罪之間的一個階段。準備時間可以很長,也可以在準備以后立即實行犯罪。《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9條規定了犯罪預備的概念,即“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制造條件”的概念很廣泛,形式與方法多種多樣,既可表現為作為,也可表現為不作為。例如:準備犯罪工具的行為,選擇同伙的行為,觀察犯罪場地的行為,走向犯罪場地的行為,預先籌劃逃避罪責免受刑罰的行為等,都是作為;倉庫管理員下班時不鎖庫門,為同伙盜竊作準備,是不作為。所有為犯罪創造條件的行為,目的都是為了最終達到犯罪的結果。
犯罪預備行為的特點,從犯罪主觀方面看,是行為人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行為人意識到是在為侵害某種客體而創造條件,希望以此保證犯罪的既遂。這種行為是具有社會危害性的。從犯罪客觀方面看,犯罪預備行為是為使犯罪達到既遂創造條件,如為了盜竊準備萬能鑰匙,為了殺人準備尖刀等,這些預備行為本身一般不對犯罪客體直接發生危害,所以在《刑法》分則中不作為客觀方面的要件加以規定。但是有些犯罪預備行為本身就可能是一種既遂犯罪,而又可能為實施其他犯罪創造條件。例如私藏槍支、彈藥既可構成中國《刑法》第163條規定的犯罪,又可能為殺人或搶劫創造條件;偽造、變造公文、證件、印章既可構成中國《刑法》第167條規定的犯罪,又可能為詐騙或偷越國境創造條件;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既可構成中國《刑法》第 143條規定的犯罪,又可能為殺人、傷害創造條件。
犯罪預備行為具有犯罪故意,具有社會危害性。中國《刑法》規定要追究其刑事責任。但是它比既遂犯罪的社會危害性小,所以規定:“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3、著手實行犯罪
實施刑法規定的各種犯罪行為。由犯罪預備進入實行,必須經過著手,但著手與實行應是一個組合行為。著手是行為的開始,實行是著手的延續。著手與實行還略有相間,有著手以后未達實行狀態的情況,形成著手未遂。有實行而沒有得到結果的情況,形成實行未遂。
4、犯罪既遂
行為人的行為已經具備刑法規定的犯罪構成的一切要件。例如,行為人完成了殺人行為,并且已經達到行為的預期結果,使被害人死亡,就構成殺人既遂罪。有的犯罪不必等待結果的發生,只要完成犯罪的行為,就是既遂。例如誣告陷害罪,只要行為人向司法機關誣告,即構成誣告既遂罪。
以上四個犯罪犯罪階段,只針對故意犯罪的情形,對于由于非意識狀態下的過失犯罪并不適用。在具體落實違法行為之后,并不是只會出現犯罪既遂這一形態,也可能會玉玉外界干擾,或者是主觀原因,造成犯罪未遂。對于同一個故意犯罪案件,未遂處罰要輕于既遂罪犯。
哪些行為屬于預備犯罪?
犯罪預備的特征包括哪些
刑事犯罪的非法所得應當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務糾紛是否屬勞動監察范圍
2021-03-24立遺囑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6外嫁女是否有權利分得土地補償款
2021-01-20起訴離婚程序費用
2020-12-23民間借貸房產抵押流程有哪些
2020-12-28集資房與眾籌房有什么區別
2020-11-08勞務作業承包關系和雇傭關系的區別
2021-02-09工費必須繳納嗎
2021-02-13實習期工資怎么算
2020-11-15被他人撞骨折可以走自己的意外險嗎
2020-12-27個人人身意外保險的保額有上限規定嗎
2021-01-23保險的特征有哪些
2020-12-28人身保險的保險標的是指什么
2021-01-02追討賭資被殺身亡,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1-01-22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后保險公司會提起上訴嗎
2021-03-11保險理賠款如何入賬
2021-03-01投保時注意事項及須知
2021-03-23河道整治拆遷補償安置方案由誰制定
2021-03-20空白的安置補償協議可以簽嗎,會有什么風險
2020-11-26農村拆遷補償安置方案包括哪幾種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