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的實行階段的中止犯罪形態怎么認定?
犯罪實行階段中止的認定標準是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
《刑法》第24條第2款規定:“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根據本款規定,對中止犯的處罰是:
(一)沒有造成損害的中止犯應當免除處罰;
(二)對已經造成損害的中止犯,應當減輕處罰。
二、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三、刑事案件從輕處罰的情形有哪些?
(1)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
(2)對于從犯,應當從輕處罰。
(3)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過失犯罪的。
(4)緊急避險或正當防衛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5)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6)對于被脅迫參加犯罪的,應當按照他的犯罪情節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犯罪實行的任何階段都可以出現犯罪中止這一形態,若是某刑事案件在犯罪終了之后呈現出的形態不是犯罪既遂,那么就需要從犯罪未遂的認定方法入手,判斷是否滿足犯罪未遂要件。只有在定性具體的犯罪形態之后,才可以將此案件進行宣判。
實行過限是新的犯罪故意嗎?
過失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犯罪未遂的犯罪所得是否需要歸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劃撥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06刑事附帶民事審判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05為被繼承人提供主要經濟來源算不算盡了主要贍養義務
2021-01-23涉外婚姻典型案例
2020-12-31如何注冊品牌專利
2020-12-05執行異議復議規定的基本原則和10個核心問題解讀
2021-01-09蓄意縱火不傷人怎么判
2021-01-05合同法延遲交貨的處罰是什么
2021-01-05哪些非婚生子女享有繼承權
2020-12-11競業限制期間可否申請專利
2020-12-30競業限制對在校學生有效嗎
2021-02-23勞動糾紛宣判后多久執行
2020-12-29人壽保險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1-12養老概念股一覽有哪些
2021-01-23工程保險不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3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1-18出門旅游可以購買哪些保險給自己作保障
2020-11-09車輛沒保險撞了人怎么辦
2021-01-22有關保險的一些基本概念
2020-12-06企業土地如何轉讓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