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分子犯罪中止屬于未遂嗎?
犯罪分子犯罪中止不屬于未遂,兩者的區別有:
1、發生的時間不同。犯罪未遂發生在已經著手實施犯罪以后,犯罪預備階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則要求必須在犯罪過程中放棄犯罪,即在實施犯罪預備或者在著手實施犯罪以后,達到即遂以前放棄犯罪,均能構成犯罪中止。
2、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在犯罪未遂中,犯罪未能得逞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的實際結果違背行為人的本意,即欲為而不能為。在犯罪中止中,行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主動放棄當時可以繼續實施和完成的犯罪,即能為而不為。這是犯罪中止與犯罪未遂的根本區別。
3、行為結果不同。犯罪未遂的結果是犯罪未逞,是指行為人沒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構成要件,并不等于不發生任何損害結果。犯罪中止要求行為人必須徹底地放棄犯罪。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犯罪中止還要求行為人必須有效地防止他已經實施的犯罪行為之法定犯罪結果的發生。
4、刑事責任不同。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對中止犯的處罰輕于未遂犯,其目的是鼓勵犯罪分子不要把犯罪行為進行下去,從而有效地保護家和人民的利益免遭犯罪的侵害。
5、目的不同:犯罪未遂是指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情形。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情形。
二、中止犯的處罰原則的是什么?
我國《刑法》第24條第二款規定:“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1、對中止犯必須從寬處罰,是我國刑法關于處罰中止犯的基本精神和立法原則。因此,不論犯罪行為的性質如何,也不論犯罪行為造成的現實危害怎樣,只要構成中止犯,就必須對其免除或者減輕處罰。
2、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因為中止犯既然自動放棄犯罪,表明其主觀惡性大為減少;沒有造成損害,說明客觀上對社會沒有造成危害,從而應當免除處罰。這樣做,可以鼓勵實施犯罪行為的人,懸崖勒馬,因而有助于防止犯罪結果發生。
3、對于中止犯,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因為造成損害,說明行為人還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所以不應免除處罰,而應當減輕處罰。
犯罪分子在進行犯罪活動時,可能由于一些其它的原因導致并沒有繼續進行違法活動,這種情況下可以按照中止犯來進行處罰,法律上也明確規定了中止犯罪可以減輕或者從輕進行處罰,具體情況結合實際的犯罪事實活動來進行。
如何區分犯罪預備與犯罪中止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區別有哪些
砍人一刀停下是犯罪中止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字體侵權能否要求賠償
2021-01-13交通事故醫療費怎樣算
2021-03-04公司破產清算要經過哪些程序
2020-12-25撞到人受傷逃逸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0-11-26勞動合同到申請解除勞動合同申請書怎么寫
2020-11-24派遣員工如何中止合同
2020-11-26離婚后還有哪些民事權利和義務
2021-02-07合同生效的要求需要哪些
2021-03-04企業單方面解約應如何賠償
2020-11-23雇傭關系傷殘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1企業破產職工如何安置和補償
2021-03-23詐騙罪 偽造房產證
2020-12-14提前離職扣工資嗎
2021-02-25煤礦井下用工最長不超過多少年
2020-11-10因丈夫婚外戀訴離婚,妻子能否請求損害賠償
2021-02-11勞動仲裁委查檔案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1投保壽險時的注意事項
2021-01-12飛機航空管制延誤賠償
2020-11-20非直系親屬可以做投保人嗎
2021-02-1250萬重疾險一年多少錢
2020-12-07